“诺奖风向标”,2021拉斯克奖公布

2021年09月26日19:04:03 科学 1596

来源:科研圈


当地时间 9 月 24 日晚间,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Lasker Award)公布了 2021 年获奖人名单:


“诺奖风向标”,2021拉斯克奖公布 - 天天要闻

拉斯克奖奖杯


基础医学奖



授予为开发光遗传学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卡尔·戴瑟罗斯(Karl Deisseroth,美国斯坦福大学)、彼得·黑格曼(Peter Hegemann ,德国洪堡大学)以及迪特尔·厄斯特黑尔特(Dieter Oesterhelt,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


临床医学奖



授予为新冠 mRNA 疫苗问世做出突出贡献的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BioNTech),以及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特殊成就奖



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和生物学杰出教授、197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


“诺奖风向标”,2021拉斯克奖公布 - 天天要闻

2021年拉斯克奖在线公布获奖者


拉斯克奖是医学界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自 1946 年起颁发,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拉斯克奖的三个奖项的的获奖者将分享 25 万美元的奖金。由于新冠疫情,2020 年拉斯克奖停发。


2021 年阿尔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开创神经科学的革命性技术——光遗传学


“诺奖风向标”,2021拉斯克奖公布 - 天天要闻


卡尔·戴瑟罗斯(Karl Deisseroth)

美国斯坦福大学


彼得·黑格曼(Peter Hegemann )

德国洪堡大学


迪特尔·厄斯特黑尔特(Dieter Oesterhelt)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


2021 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表彰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了可以激活或沉默单个脑细胞的光敏微生物蛋白,并将其用于开发光遗传学——一项神经科学的革命性技术。迪特尔·厄斯特黑尔特(Dieter Oesterhelt)发现了一种古细菌蛋白质,它可以在被光照射时将质子泵出细胞。彼得·黑格曼(Peter Hegemann)随后在单细胞藻类中发现了相关的通道蛋白。卡尔·戴瑟罗斯(Karl Deisseroth)利用这些分子创建了一个光触发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应用在活的、自由移动的动物身上,以破译迷宫脑回路中特定类别、甚至单个神经元的作用。现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百个实验室都在使用光遗传学方法来破解健康神经系统以及神经疾病背后的复杂网络。


2021 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修饰 mRNA——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技术


“诺奖风向标”,2021拉斯克奖公布 - 天天要闻


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

BioNTech


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021 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 BioNTech 高级副总裁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美国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疫苗研究教授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基于对信使 RNA(mRNA)的修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使得高效的新冠 mRNA 疫苗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mRNA 技术不仅为遏制新冠大流行提供了一种工具,还推动了针对癌症、艾滋病等一系列不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两位科学家现已经因这一突破性发现获得了奖励 300 万美元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和奖励 100 万美元的阿尔巴尼奖(Albany Medical Center Prize in Medicine and Biomedical Research)。据纽约时报报道,韦斯曼在本周的一次采访中提到,虽然他和卡里科获得了荣誉,但 mRNA 疫苗的问世不仅仅得益于 mRNA 修饰的工作,“我们改良了 mRNA,我们获得了荣誉,但疫苗是基于我们 20 多年的工作以及数百、甚至数千其他科学家的工作。”


2021 年拉斯克-科什兰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

基础发现、学术领导力,以及公共倡导


“诺奖风向标”,2021拉斯克奖公布 - 天天要闻


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2021 年拉斯克-科什兰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授予戴维· 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表彰他的学术领导能力,表彰他对杰出科学家的指导,以及他作为公共科学倡导者的影响力。


巴尔的摩是过去 50 年中最杰出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之一,他发现并分离了逆转录酶,进而发现逆转录病毒,因此获得 197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目前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和生物学杰出教授,并在 1997 年至 2006 年担任加州理工大学校长,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联合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他还曾在 1990-1991 年担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1982-1990 年任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和所长,2007 年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


巴尔的摩作为研究人员、行政人员、教育家和公共倡导者,对国际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免疫学、病毒学、癌症研究、生物技术和重组 DNA 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培养了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其中一些人获得了卓越的科研成就。除诺贝尔奖外,他还获得 1999 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多项荣誉的表彰。


参考来源:

https://laskerfoundation.org/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4/health/lasker-awards-covid-vaccine.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Baltimore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凝聚态物理学家孙鑫因病于5月27日逝世 - 天天要闻

凝聚态物理学家孙鑫因病于5月27日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孙鑫教授,因病于2025年5月27日逝世,享年87岁。公开资料显示,孙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1938年7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孙鑫毕业后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工作,专于低维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及表面物理理论的研究。1979年,孙鑫...
这种被低估的“情绪解药” 还能让大脑更强大 - 天天要闻

这种被低估的“情绪解药” 还能让大脑更强大

如果说,跑步是对灵魂的拷问,健身是对肌肉的摧残,那跳舞就是对身心的解放。无论是厨房里的即兴扭动,还是健身房里的热血澎湃,抑或是夜店里的尽情摇摆,跳舞似乎无处不在,但又常被我们忽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跳舞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被低估的疗愈方式。通过旋转与节奏,跳舞能够为我们找到内心的平衡,甚至...
当事人回应玩滑翔伞被吸至高空结冰:很后怕 - 天天要闻

当事人回应玩滑翔伞被吸至高空结冰:很后怕

近日,55岁的彭先生在祁连山区域进行滑翔伞飞行时,意外被云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结冰,所幸控伞安全降落。事后,彭先生接受记者专访,介绍自己从遇险到脱险的过程他说:“被吸到云底后很慌,白茫茫一片,辨别不出任何方向。伞头冲下去的时候,是我最恐惧的时候。想想还是很后怕的,这段时间先不飞了。”来源:央视新...
被云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后奇迹生还  当事人讲述从遇险到脱险过程 - 天天要闻

被云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后奇迹生还 当事人讲述从遇险到脱险过程

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总台记者柴世文 白杰戈 景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一位滑翔伞爱好者被气流抬升到八千米高空,在低至零下40摄氏度的缺氧环境下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两天通过网络视频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备受关注。55岁的当事人彭先生昨晚接受总台记者专访,介绍了自己从遇险到脱险的过程。 彭先生脱险后...
贵州这个洞美得有点不真实!开发还是保护? - 天天要闻

贵州这个洞美得有点不真实!开发还是保护?

【来源:百姓关注】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史诗中,一段被封印了多年的秘密意外启封。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深山里,一条为农业灌溉开凿的引水涵洞,将一片纯白如雪的“地下水晶宫”从古生代的沉寂中唤醒。
今早,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发生地震 - 天天要闻

今早,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发生地震

【来源:昆明信息港】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8日7时21分在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4.16度,东经99.41度。基础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996米。
云端帝国的陨落:兴登堡号飞艇的荣耀与毁灭 - 天天要闻

云端帝国的陨落:兴登堡号飞艇的荣耀与毁灭

当1936年3月4日清晨的薄雾中,齐柏林公司首席设计师路德维希·杜尔在腓特烈港船坞仰望这座庞然巨物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这个凝聚着德意志工程智慧的造物,将在十四个月后化作一团燃烧的噩梦。
夜探洞庭湖 热成像仪记录麋鹿母子回家历险记 - 天天要闻

夜探洞庭湖 热成像仪记录麋鹿母子回家历险记

这几天,总台记者一直跟随着湖南林业部门一起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监测调查。为了解洞庭湖麋鹿的夜里活动情况,总台记者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首次通过热成像技术搜寻记录洞庭湖麋鹿的身影。夜晚的洞庭湖深处,热成像相机记录到一只雌鹿带着幼崽在芦苇丛中穿行,幼鹿跟在母亲身后一跳一跳的。在行进过程中,雌鹿母子...
呼吸之友||电子烟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吗? - 天天要闻

呼吸之友||电子烟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吗?

破除电子烟迷思守护呼吸健康-Breathing Companion-关注呼吸之友,关注呼吸健康引言-TEACHING SEMINARS- “电子烟无害”“替烟更健康”——这类营销话术让许多人误以为电子烟是传统卷烟的“安全平替”。然而,最新研究敲响警钟:电子烟不仅未降低风险,反而可能将肺癌风险推高至38.7倍!今天,我们揭开电子烟的真相。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