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2021年09月10日22:49:07 科学 1165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万万没想到,追个剧被强行科普了!最近热播的《云南虫谷》中,胡八一、胖子、Shirley杨“铁三角”继水彘蜂、食人鱼之后,又遇到了霍氏不死虫、痋人。

剧中的霍氏不死虫体型巨大,如同身披金刚铠甲,子弹都打不穿。头部有一只眼睛,口中不是常见排状的猛兽獠牙,而是在口中有圆形一圈尖牙,出现还伴随着红雾,恐怖又诡异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经过Shirley杨的科普,这怪物名叫蜮蜋(yù láng)长虫,又叫霍氏不死虫,起源于寒武纪,本来已经因为大气氧气含量跳楼式的变化而灭绝。这条霍氏不死虫存活至今,可能与它生活在葫芦洞中有关,也可能是它已经适应了现在社会的氧气含量。

而这种虫子之所以叫霍氏不死虫,是因为它只要存在一部分神经网,就能够生存下来,很难杀死它。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小说中的生物形象是虚构的,远古时期却是真实存在这种生物,而且名字就叫蜮蜋长虫,又称霍氏不死虫。“蜮蜋长虫”这个名字是为纪念发现其化石的英国生物学家而命名的,这种生物也如剧中的科普,出现于寒武纪。

人们对寒武纪的了解最多的就是生命大爆发,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突然出现在这一时期。而霍氏不死虫是一种介于无脊椎和半脊椎之间的生物,具有网状神经。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霍氏不死虫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自然界几乎没有天敌,因为如果要杀死它,除非整个将它吃下,用胃液消化完,否则只要剩下一部分神经网,依然可以存活下来。

霍氏不死虫出现于距今约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依靠其强大的生命力躲过了数次生物大灭绝,历经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最终在三叠纪灭绝。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石炭纪到二叠纪时期,地球含氧量飙升,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巨型昆虫的世界,不光是昆虫,植物也是巨大的,这一时期好像是放大的世界。霍氏不死虫的体型也可能是在这一时期变得巨大。

霍氏不死虫拥有类似“太阳女神螺”一样的硬壳,坚硬的外壳是它体内分泌物所形成的。庞大的体型,再加上这样的硬壳,只要留下一部分神经网就不会死亡,这样的生物也难怪在自然界没有天敌了。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太阳女神螺也拥有一层坚硬的保护壳,它出现的时间在早寒武纪,于奥陶纪灭绝,无脊椎动物,人们对它的研究不多,但它被认为是最早进化出硬壳的软体动物之一

与霍氏不死虫一样,太阳女神螺也拥有“不死”的能力,它没有神经中枢,即便肉体损坏,只要还有一部分神经网存活,它就能存活。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另外,太阳女神螺还是雌雄同体,它不需要交配,自身就能产生新生命,新生命又会代替老生命,继续在壳中生活下去。

太阳女神螺的灭绝可能跟它们的繁衍方式有关,它们的这种繁衍方式注定了种群数量的稀少,而后来经过生物大灭绝,环境可能也不适合太阳女神螺的生存,由此走向灭绝。

霍氏不死虫真实存在过吗?远古时期的巨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 天天要闻

霍氏不死虫的灭绝则跟当时的体型巨大的昆虫一样,是因为不适应地球氧气跳楼式的变化。

远古时期,地球上还出现过什么令人惊叹的生物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 天天要闻

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手机可放在编织有纤维电池的织物上充电。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一件柔软透气的衣服,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还能便捷地为手机、手表等随身电子设备供电。这一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现实。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济南时报》5月20日报道 由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济南市“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将于5月22日在佛慧山广场举行。活动当天,两只被救助的猛禽——苍鹰、大鵟(kuáng)将在这里被放归大自然。 猛禽飞来佛慧山 “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和鸮形目中的所有鸟类的总称,指凶猛的掠食性鸟类。”...
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选 - 天天要闻

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选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在上周末的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20种入选图书,其中“科学人文”子书单8种,“科学生活”子书单8种,“科学少年”子书单4种。新一期“新发现·科普书单”的评选范围是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出版的科普新品。经过16位初评专家和7位终评专家的认真评审,最终《...
极强地磁暴带来多彩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 天天要闻

极强地磁暴带来多彩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前几天,新疆阿勒泰等地观测到了极光现象,而我们以往听说的极光,往往是在南北极或者纬度很高的地方才有。那么这次极强地磁暴带来的极光与通常极地出现的极光有什么不同呢?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这次的极光现象进行了分析。画面里的极光视频,是5月11日凌晨,摄影和天文爱好者在新疆阿勒泰天文台拍摄...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 天天要闻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谢尔盖·克里卡廖夫,这位前苏联宇航员的传奇经历,无疑是人类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太空生涯跨越了苏联和俄罗斯两个时代,见证了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新篇章。克里卡廖夫不仅以其卓越的航天技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宇航员们心中的楷模。
广东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广东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

5月19日,以“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目前广东在全省同步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各地通过开展生态徒步行、野生动植物标本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画...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学科与AI技术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举行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暨首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人工智能专家围绕AI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的融合运用展开对话。 左一到左五分别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执行负责人杨燕青,中国...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AI“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人仅限于人类 - 天天要闻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AI“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人仅限于人类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据 NHK 报道,当地时间周五,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就 AI“发明”的设备是否能获得专利一事作出裁决 —— 以“发明人必须是人类”为由,裁定不为其授予专利。据报道,居住在美国的原告为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的设备申请专利,发明人的名字却是“自主发明本产品的人工智能 DABUS”。早在三年前,专利局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