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2021年09月09日19:22:08 科学 1788

中国计划打造千米级“歼星舰”了?科幻片里的超大型星际战舰即将成为现实了吗?对此美方恐慌不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才多久我国就有能力打造星际战舰了?难道大家的认知已经与科技前沿脱钩了吗?别急,就让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近段时间,我国将要打造尺寸达到千米量级的超大型航天器,但是让大家失望的是,这种巨型航天器不是用来进行星际战争的,它是被用来进行未来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宇宙天体奥秘探索以及空间长期在轨居住等方面的。

先不提它的作用,千米级别的航天器有多大?一公里的航天器啊!想想就让人感到震撼!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平常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各种宇宙战舰,《三体2黑暗森林》中章北海劫持的“自然选择号”恒星级战舰;《流浪地球》中的“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星球大战》里的帝国歼星舰等等,这些极具视觉震撼效果的飞船,那种气势,怎一个大字了得!我们对比一下数据,在电影设定中,歼星舰的舰体长达1600米,其内部空间容量足足有5000万立方米以上,是现在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的44倍大!要比如今的国际空间站大数万倍,如果挤挤的话,这里可以被打造成居住数万人的小型城市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打造这玩意美国科学家确实该恐慌!我国开始的一些项目的研发,都非常有“对口性”。

比如探月工程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这直接“对口”美国的阿尔忒弥斯月球计划;行星探测工程计划中,我国将开发核动力离子推进探测器,可以使得飞行器抵达太阳系边缘不再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至于这个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那就更牛了,名义上开发它只是为了摧毁能带给地球威胁小行星之类的危险物体,但是这个系统如果能把比弹道导弹速度要高很多倍的小行星给拦截摧毁,那拦截敌国的弹道导弹岂不是洒洒水啦?虽然我国并没有“对口”美国那边科技的意思,但是架不住老美自行脑补啊。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要知道这个阳谋以前老美他自己也玩过,上个世纪美苏争霸时期,美国总统里根曾提出过和我国这种项目计划非常相似的计划,当时叫做“星球大战”计划。这个计划提出的背景很微妙,当时正值苏联经济萧条时期,再加上陷入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的泥潭好多年不能自拔,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而美国却在这个时候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外太空的洲际核导弹防御系统,扼杀苏联的核打击能力。具体的手段包括反导导弹和激光武器,可以在苏联发射导弹后,在弹道的各个阶段进行拦截,美国当时提出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维持其绝对的核威胁优势。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当然,美国也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科幻的内容,想要借此引诱苏联误入歧途,当时的美国已经摸透了他的老对手,要知道苏联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在核弹领域被美国比下去,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你不研究,我就能在这一方面把你比下去,等我有了核优势就可以把你玩死;研究又会劳民伤财,让国内本就不太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很有可能会崩盘。不得已,在经济衰落的情况下,苏联也开始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的研究,于是,在各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苏联不久就解体了。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有人认为“星球大战”计划就是摆明了的战略欺诈,苏联太蠢了,直接上钩,其实这个说法并不严谨。之前提出的各种黑科技,如今大部分也陆陆续续实现了,比如说现在美国的NMD、TMD等技术就是星球大战计划的产物,还有现在的激光武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开始慢慢进入实战阶段了。所以说,这种计划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不管你怎么选都是完蛋。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这恐怕就是老美现在心里的念头。如今正值美国刚从阿富汗撤军回来,自己国内的经济通胀严重,这和当初的苏联,场景是何其的相似?而恰巧我国又在这个风口浪尖提出来这些计划,不管我们怎么解释,老美会相信吗?美国现在没有办法不恐慌啊!苏联就是前车之鉴,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无解啊!你们说老美能不恐慌吗?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说完老美为何会恐慌,我们再讲讲这千米级航天器打造成功的可能性。

这么大的玩意儿要怎么送上天?根据专家给出的解释,那就是需要通过结构模块化设计,多次发射,空间组装的方式进行建造,按照我们能懂的意思就是,分成很多部分,然后一个一个发射上天,再在太空中经过相关技术程序,把它们组装拼接在一起。当然即使说得这么轻松,实际操作起来是相当的困难。想要完成这么庞大的项目,除了我们能想到的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求之外,还有很多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

科学家曾解释,这个千米级航天器是目前人类计划要建造的最大,难度最高的航天器。如果要拿其他国际空间站相比较的话,美国国家航天局曾经评估过,假设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建设难度标准为5的话,那么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难度标准为10~20,而我国计划的千米级航天器难度标准直接高达2500。这个庞大的项目工程所面临的难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要涉及整个项目的管理和规划,它的建造难度相较于普通的国际空间站来说,难度简直是呈指数级上升。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受限于目前我们运载火箭的载重限制,之前我国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也是采用分别建造各个零部件,然后一个一个运上太空再进行组装的方式,但是即便这种等级的空间站,也是从1998年开始一步一步发射,直到2010年才完成建造,整整花费了12年的时间,如果按照千米级别的来建造,即使我国现有科技得到了极大发展,想来也要耗费不少年头才能建设完成,中途还要考虑各个核心零部件的老化,折旧问题,还要考虑灵活更换部件的要求等等。

此外,如此庞大的体积,还意味着它要面临太空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小陨石,太空垃圾,航天器材碎片等物体的撞击威胁。目前我们的国际空间站主要是依靠电磁波监测周边环境,如果有碰撞的风险就必须通过改变轨道高度来规避危险,但是放到千米级的巨型航天器上,就不能通过改变轨道来规避撞击风险了,只能想办法给它装上厚重的保护罩或者其他方案,这些都是千米级航天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不过这些问题国家应该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毕竟全世界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对于大型计划十分严谨的国家,没有十足的把握是绝对不会随意提出来的,凡是提出的大型项目计划如今大部分都实现了,没准我国还藏有什么黑科技还没有拿出来呢

不提能不能建成,如果它真的被我国给搞定了,那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这一点大体是指太阳能转化电能的应用。专家提出,太空电站最有可能是解决终极能源的途径之一。并且我国重庆璧山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基地项目已经开始建造,其目的主要是打造世界上首个大型太空太阳能电站应用基地,把它送上太空之后,将会运行在3.6万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它可以通过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然后依靠微波或者电磁波传输到地表,而且可以全天候,大功率的发电,它的发电效率在地表太阳能发电效率的几十倍以上,可以很大程度上让我国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宇宙天体奥秘探索领域这一点大体指的是建造大型空间望远镜等大型观测设备,像是我国现在在贵州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的“天眼”射电望远镜虽然在世界上是顶尖水平,但是仍有很多进步空间,如果建在千米级航天器上将会更上一层楼,因为直接建设在太空中了,其清晰度和观测距离将是地面上的几十上百倍。并且这种望远镜还可以对某个天体进行精确定位,可以极大程度的发展人类的天文领域。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空间长期在轨居住这一点指的应该就是太空城市了,如今的国际空间站最多能容纳10个人左右在太空驻守,而如果是千米级航天器的话,里面能住几百甚至上千人,几乎就相当于“太空都市”了,届时,人类就可以大规模的在太空中居住。

比航母大44倍!千米级“歼星舰”有多强?美科学家恐慌不已 - 天天要闻

那么我国真的是如同当年美国对付苏联那样的阳谋吗?不,当然不是。这只是老美自行脑补的结果。我国搞这么多航天科研项目,考虑的就不是军事竞争,为的只是想要以太空为基地搞科研,发展人类航天领域,产生更多的效益,比如说这次的千米级航天器,这是用来干啥的?我们就是探索宇宙用的。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内容,请留下你宝贵的关注、点赞和评论吧!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新视野) - 天天要闻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新视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消化内镜护理专委会主办、嘉定区中心医院承办的健康咨询活动在嘉定区紫云廊公园举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识。图为医生为市民科普健康知识。马伟勤摄(人民视觉)日前,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做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
戴琼海院士:三大“奇点”或决定人工智能未来突破 - 天天要闻

戴琼海院士:三大“奇点”或决定人工智能未来突破

7月6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确定的趋势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确定的三大奇点将带来未来人工智能的变革。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 天天要闻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利用公共数据库发现牙线使用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复杂关系,看懂“挖数据”发文的黄金机会!关心健康的你,可能听说过PFAS,一类被称为“永久化学物”的有害物质,因其在环境和人体中极难降解而备受关注。它们存在于不粘锅、防水服、食品包装等众多产品中。那么,我们每天使用的牙线,是否也可能成为PFAS的暴...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 天天要闻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烧烤”,咱们黄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继昨天“烧烤”之后, 受“丹娜丝”影响,周四之前我市将有一次风雨过程,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 天天要闻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韩子昂作为重型卡车的高级驾驶员,执行着运送发动机推动燃料火石的任务。然而,《流浪地球》还是落后现实了。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煤矿,重型卡车根本不需要韩子昂。几百辆由中国华能、徐工集团、国家电网、华为联合出品的全国首型取消驾驶室的纯电无人矿卡——“华能睿驰”矿卡正在伊敏煤矿同时“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