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用一种简单的食盐替代品可以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2021年09月01日23:16:09 科学 1211

在厨房里,盐几乎感觉像是在作弊。加入适量的盐可以立即增强几乎所有美味菜肴的风味——但这种廉价而丰富的成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

简而言之,过多的盐对您不利。更具体地说,过多的钠对你有害,钠是构成盐的两种主要元素之一(又名化合物氯化钠)。

许多先前的研究调查了膳食钠含量过高与健康问题(例如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

研究表明,用一种简单的食盐替代品可以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其他研究还绘制了人们饮食中钾含量不足对健康的影响,这对血压也有负面影响。

碰巧的是,许多超市中常见的一种产品可以同时缓解这两个问题:盐替代品的味道与盐相似,但钠含量降低,钾含量增加。

然而,尽管盐替代品很有前景,但缺乏衡量它们对中风、心脏病和死亡影响的大型临床试验,因此它们的有效性仍然存在疑问。

现在,在中国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表明,几乎每个人都会从转换中受益。

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的临床流行病学家布鲁斯·尼尔(Bruce Neal)说: “世界上几乎每个人吃的盐都比他们应该吃的多。”

“如果全世界将盐换成盐替代品,每年将有数百万人过早死亡。”

在这项研究中,尼尔和他的团队调查了来自中国农村地区的 20,000 多名村民,招募了有中风或血压不佳史的参与者。这些人总共来自600个村庄,试验开始时平均年龄约为65岁。

在实验中,一半的参与者在试验过程中免费供应盐替代品(设计为为期五年的实验,但受到COVID-19 大流行的轻微影响)。

给予他们的盐替代品具有较少的钠和添加的钾,并且鼓励他们比通常使用的盐更谨慎地使用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总体钠含量。

与此同时,另一半村民作为对照组,继续像往常一样在做饭和准备食物时使用盐。

在研究结束时,这两组的健康结果存在显着差异。

总体而言,在实验开始大约五年后,超过 4,000 名参与者死亡,超过 3,000 人中风,超过 5,000 人患有某种主要的心血管事件——令人悲伤和不幸的结果,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并不意外和试验开始时的健康状况。

然而,在这些结果中,与普通食盐者相比,食盐替代组发生中风的可能性显着降低(每 1,000人年29.14 次事件 vs. 33.65 次事件),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几率也更低(49.09 次事件 vs. . 56.29 个事件)和死亡(39.28 个事件对 44.61 个事件)。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结果有效地证实了中国之前的模型,该模型表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盐替代可以每年挽救约 460,000 人的生命,只需防止与过量钠摄入对健康的影响相关的过早死亡。

推而广之——这部分是假设性的——研究人员建议,如果全世界的人们从普通盐转向更健康、稍作调整的替代品,同样简单的替代品每年将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看到这些保护作用的一个潜在障碍可能是由于不同国家的食物制造方式不同。

“在中国的农村……一般不使用加工食品;每个家庭在准备食物时都会添加膳食氯化钠,”未参与该研究的麻省总医院儿科医生 Julie R. Ingelfinger在评论中解释说关于研究。

“相比之下,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商业食品保鲜会在饮食中添加大量氯化钠,而盐替代品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占盐摄入量的大部分。”

一个答案可能是不仅在家庭厨房里用盐代替,而且在工业厨房里也可以用盐代替,在那里生产商业加工食品。

研究人员表示,就成本而言,差别不大,替代盐的成本要高出约 50%——但考虑到普通盐的价格(在中国每公斤约 1.08 美元),以及烹饪中通常需要的量很少,进行替代是相当实惠的,特别是考虑到好处。

“虽然盐替代品比普通盐贵一点,但它们的成本仍然非常低——每年只需几美元就可以进行转换,”尼尔说。

“这简直是我参与过的最有价值的一项研究。”

调查结果报告在NEJM 中。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编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灾害无情,但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当灾害来临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云南网推出应急科普专栏,和大家一起学习应急避险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灾避险能力。 突如其来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时间就是生命,自救至关重要发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