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贯穿身体,却奇迹存活下来,最终他成了学者研究人体的试验品

2021年05月07日23:15:19 科学 1636

截止到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有了相当长远的进步,其中在医疗领域尤为长远,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提高,然而这样离不开医学先驱们的不断探索。

威廉·博蒙特(William Beaumont),被认为是研究消化系统的权威,“胃生理学之父”,而这名医生的成就,和另外一人也离不开关系,这便是亚历克西斯·圣马丁(Alexis St Martin)

子弹贯穿身体,留下巴掌大的伤口,活下来的他却成为了学者的试验品,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子弹贯穿身体,却奇迹存活下来,最终他成了学者研究人体的试验品 - 天天要闻


圣马丁是密歇根州人,1822年,美国皮草公司在此地修筑了仓库,招募了一大批员工,圣马丁就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一名船夫,要通过休伦湖区跑到印第安部落,向他们收购打猎所获得的皮毛。

然而在一次行船途中,不幸突然降临,霰弹枪突然走火,细碎的弹片击中了圣马丁的腹部,贯穿了他的身体,并且留下了一个巴掌大的伤口。

事故发生之后,圣马丁很快被送到了附近的军事医院进行抢救和治疗,而主刀的医生,正是在密歇根州军队担任战地医生的博蒙特。


子弹贯穿身体,却奇迹存活下来,最终他成了学者研究人体的试验品 - 天天要闻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圣马丁应该活不下了,即便博蒙特为其取出子弹时,发现除去胃部的其他器官并没有受到破坏,但是因为医学条件的限制,如此大的创口,圣马丁依然大概率会去世在术后感染上。

但是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圣马丁竟然活了下来,子弹在他腹部开了一个大洞,直接导致胃壁穿透,甚至能够看见里面的部分肺叶和胃体,每当圣马丁饮食的时候,食物还会从胃部的开口中流出来,为此他每次吃饭,只能用纱布捂住伤口。


子弹贯穿身体,却奇迹存活下来,最终他成了学者研究人体的试验品 - 天天要闻


用现代的医学术语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胃瘘,即胃部于邻近器官或者腹壁所发生的非生理性交通,绝大部分的胃瘘都是来自于手术,像圣马丁这样因为枪伤而形成的,反而十分的罕见。

博蒙特因此十分惊奇,此前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现象,医生突然意识到,这或许能够揭开消化系统的奥秘。因此他打起了观测圣马丁的主意。


子弹贯穿身体,却奇迹存活下来,最终他成了学者研究人体的试验品 - 天天要闻

在圣马丁受到枪伤之后,他自然无法再和正常人一样进行生活,也失去了工作,博蒙特见缝插针,趁机为圣马丁提供了一份年薪150美元的“仆人”工作。

只不过参加工作的他,更多是躺在床上,让博蒙特观察自己的身体。

短短数年之内,博蒙特就对圣马丁的胃部进行了238次观察和记录,当圣马丁吞服牛肉、面包或者蔬菜,他都会用镊子从瘘口取出进行成分分析,或者干脆将食物从瘘口放进去,过一会再取出观察期融化液态的情况,他还会观察圣马丁在休息或者运动时胃部的状况。


子弹贯穿身体,却奇迹存活下来,最终他成了学者研究人体的试验品 - 天天要闻


有的时候,博蒙特也会通过圣马丁的瘘管取出胃液,将它们和淀粉等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反应。

当时间来到1833年,经过将近十年的观察后,博蒙特写下了著名的胃部医学著作《胃液和消化生理学的实验与观察》,并且总结了重要的几个结论

1. 胃部消化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2. 消化液和胃部分泌液完全是两码事情

3. 胃部消化功能会受到人体状态影响,例如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

4. 胃部的消化能力并不是一视同仁,会因为食物的构造不同而区分...


子弹贯穿身体,却奇迹存活下来,最终他成了学者研究人体的试验品 - 天天要闻


正是这些结论,为后来的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揭开了人体的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圣马丁在十年里面,并不甘于当一个实验品,对于他而言,这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虽然博蒙特屡次加薪,但最终圣马丁还是带着家人离开了医生,跑到加拿大居住起来。

而博蒙特最终在1853年因为败血症去世,但是圣马丁的伤口却并没有太影响他的寿命,一直到1880年因病去世,这位男子已经享年83岁,还有17个孩子。而到了1962年,鉴于圣马丁作为志愿者的贡献,加拿大生理学会为圣马丁树立了一块纪念碑,对其进行表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