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学专家:有可能我们都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细思极恐

2021年04月07日23:12:17 科学 1782

神经学专家:有可能我们都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细思极恐 - 天天要闻

先来看看你最熟悉的五种感知吧: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些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感知联手为你创造了一个全方位的高清虚拟现实世界,展示着外界传递给你的信息。

你不信?看了这章就知道了。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齐物论》

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光线、声音、气味、触摸等等。这些信息都必须通过大脑的分析,才能为你我所用。正是因为大脑,我们才能够感受、理解身边的世界,并对环境产生合理的反应。

我一直在思考,既然大脑对于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为什么在人类社会中,对它鲜有提及呢?为什么大家对大脑并不是很“在意”呢?

开始学习神经科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人类对大脑所缺失的应有的“在意”并非是一个缺陷,恰好相反,这正是一条细细想来都觉的恐怖的线索——我们都,深深地,被一直所相信的“现实”困在里面了。大脑展现给我们的这个“现实”太真实、太无瑕了,让人很难意识到,实际上,我们一直都被困于其中。

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红色就是红色呢?你我看到的红色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我们会给红色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我看到的纯色,可能并不单纯,但因为经过大脑的分析,让我只能看到它纯色的形态。而我们也只是在用一种互相能够理解的言语在进行思考和沟通。

其实,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所听到的声音也仅是声音的一小部分而已;你所闻到的榴梿味可能和其他人闻到的并不一样;换一个杯子,就能让你觉得咖啡变了味道;你以为花椒的麻是一种味觉,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震颤……

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能确切地分清真实和虚幻。两千年后的我们,真的能说已经能够分清真实与虚幻了吗?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个非常有名的寓言,叫洞穴。讲的是有一群囚犯从小就被关在一个洞穴里,脖颈和手脚都绑在柱子上,不能走动、不能转头,只能往前看着投射到洞口墙壁上的影子。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只能看到那些影子,便深深相信这些影子便是“真实的世界”。而当有人挣脱枷锁,走出洞口时,才发现以前看到的不过是虚影罢了。虽然这个寓言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但在这里,真是个绝妙的隐喻。

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记得的、感受的,都是大脑呈现给你的。当你质疑它时,你会寻求别人的肯定。你拿着一朵花问我,是红色的吗?我回答是的。你长出一口气,原来是虚惊一场。但你忘了,我的大脑和你的大脑也没什么区别啊!

你我其实就是被绑在洞穴里的人,大脑呈现给我们的世界就是墙壁上的影子。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