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2021年03月29日22:18:05 科学 1103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新华社乌兰巴托3月22日电: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22日签署命令,授予该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朱格德尔德米德·古尔拉格查国家最高荣誉勋章——成吉思汗勋章。

巴特图勒嘎在命令中说,值此纪念蒙古国公民首次太空飞行40周年之际,特向古尔拉格查颁发国家最高荣誉勋章——成吉思汗勋章,以表彰他在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古尔拉格查荣获成吉思汗勋章。

1981年3月22日,古尔拉格查和苏联宇航员扎尼别科夫乘坐宇宙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前往苏联“礼炮6”号太空站开展科学实验。在太空逗留近8天后,古尔拉格查顺利返回地球。

古尔拉格查是蒙古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曾于2000年至2004年任蒙古国国防部长。

事实上,古尔拉格查只是一名太空旅客,经过训练后乘坐苏联的太空飞船上天,对于本国来说只是具有爱国主义的象征意义,对发展本国航天科技没有太大的帮助!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返回后的古尔拉格查。

其实,蒙古族还真的有一名著名的航天专家,只是他不在蒙古国,而在中国,是我们内蒙的好儿子!

他叫乌可力,蒙古族,原名乌斌,1933年11月1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旗塔布子村(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

其父乌兰夫是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也是我军的杰出将领,曾经化名陈云章等参加革命,解放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曾任国家副主席。

乌可力是乌兰夫同志的次子,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杰出航天专家。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蒙古族航天专家乌可力。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其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乌兰夫。

1954年,乌可力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兵器专业。

4年后,他又被送往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深造,系主任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当时,校党委决定:中国科技大学要为国家作贡献,造人工降雨火箭。

乌可力出任中国科技大学火箭设计组任组长,他和同学们共同设计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同时,又负责研制高温隔热涂料。

那时候,美国和苏联等大国对此尚处于研究阶段,日本则未起步。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1987 年第一次卫星成功发射。乌可力与荣毅仁(右二)及其子荣智健。

1959年,甘肃地区大旱,天地龟裂,庄稼干枯,连人畜饮水都困难。

乌可力率领小分队赶到甘肃进行人工降雨试验。火箭腾空而起,直击云层,顷刻间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此后,乌可力和同事们又在宁夏、四川、辽宁等地进行了多次人工降雨试验,均获得成功。

1974年,乌可力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研制出高温无机防火涂料。把这种涂料涂抹在一个普通纸箱上面之后,用火焰喷射器喷烧20分钟,纸箱仍然完好无损。这项防火涂料的发明填补了国家空白,乌可力也因此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且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此外,乌可力还参与了多种战斗机的设计工作,为中国空军的歼7、歼8、歼9战斗机的设计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与法国代表(中)交谈火箭等尖端武器的技术条件、价格及其他事项。

1985年,乌可力出任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执行副总裁,参与了我国卫星发射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决策,为我国空间技术跻身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尖端武器营销第一人。

他的足迹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有人戏称他是坐飞机时间最长、距离最远的人。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1992年,乌可力荣获航天部授予的“航天大奖”。

1996年,他从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离休。

“十八大”以来,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乌可力全身投入到民族事业发展中。旨在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其崇高品德和旺盛精力着实令人感叹和钦佩!

蒙古宇航员获成吉思汗勋章!鲜为人知,真正的蒙古火箭专家在中国 - 天天要闻

图片:乌可力在内蒙古考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 天天要闻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近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斑鳖这一物种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网友戏称其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此后网络上一则“寻找最后的斑鳖,发现活体奖励10万元”帖子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并引发关注⬇️ ⬇️ ⬇️帖子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