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60岁那年,他早上还在小区广场跟老哥几个下象棋,中午饭后没一会儿,人就倒下了,没抢过来。
说是突发心梗,来得太快,连半句话都没留下。家里人当场都傻了——平时看着身体挺好,也没啥高血压高血脂,怎么说走就走了?
医生摇头说,其实有些事儿年纪大了真不能再做,尤其是几样看起来不打紧的小动作,能把心脏逼到极限。
可真要深扒这事,很多人都会忽略一个反常点——他这人特别喜欢盘核桃,整天坐在阳台上,一坐就是俩小时,左手右手换着盘。
核桃都油亮得能当镜子照了,人还挺得意,说这是养心养身的老办法。可惜这“老办法”真没经得起推敲。
有研究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哪怕是在盘核桃,都会让交感神经处于轻度兴奋状态,尤其是手部微循环负荷加大,心脏负担其实在偷偷加码。
有一个深圳的研究小组做过对比,让两组老年人分别进行静坐盘玩和规律行走,结果发现,连续静坐45分钟以上的人,血压和心率波动都更剧烈,恢复时间也更慢。
这不是说盘核桃一定会出事,而是说“静态时间过长”这个事儿本身就跟心梗挂钩。
有个数据挺吓人的——2018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布的调查显示,日均静坐超过6小时的中老年人,其突发心梗的概率比日均活动时间超过3小时的人高了2.3倍。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血管真的会“偷懒”,长时间不用就收缩得厉害,一旦血压瞬间变动或者血脂浓度高一点,就容易堵。
说到这儿还真有件怪事,那男的平时特别喜欢吃羊杂汤,尤其是早上空腹来一大碗,辣椒油多点、葱花多点、再来几个蒜瓣,吃完直冒汗,说舒服。
可是这“舒服”就是问题了。
清晨本就是人体血管最容易痉挛、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偏偏空腹吃一堆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分的东西,不仅让血脂瞬间飙升,还让原本收缩状态下的血管更加紧张。
有医学论文指出,空腹摄入动物内脏类食物,会导致餐后两个小时内心率平均升高8.2%,收缩压升高9毫米汞柱,而且这个变化在老年男性中更加明显。
这类早餐其实有个特点,就是“刺激性+高负荷”,再加上空腹血糖低,身体调节能力又弱,这时候心脏相当于一边要加速泵血,一边还得承受血液浓度增加的冲击,这双重夹击就像拧紧的水管再突然开阀,动静一大,心肌就容易缺血、出事。
另外,别以为喝酒这事儿只是肝脏的麻烦,其实不少心梗来的时候,是前一晚喝过酒的。
这个60岁的男的,出事前一天晚上刚和老同学小聚,说是喝得不多,就两瓶啤酒和一点白的。
问题来了,这“一点白的”到底是多少?
人老了,肝脏代谢酒精的速度慢得多,哪怕少喝点,酒精的代谢产物也会在血液里呆得更久,结果就引发了交感神经持续兴奋状态,夜里心率加快,血压波动,第二天早上再一激动,心脏就吃不消了。
日本有项长期研究追踪了3867位老年男性饮酒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现哪怕每周只喝两次,每次饮酒量超过50ml烈酒的受试者,其心梗发生率高于不饮酒者约16.7%。
尤其是在饮酒后的12小时至48小时之间,最容易出现夜间心律不齐和早晨高血压等隐形风险,而这段时间正是多数人忽略的空白段。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行为,更隐蔽的还有一个——强忍情绪。
这人平时挺“老实”,遇事不说,爱憋在心里。结果你猜怎么着?心理压力长时间压着不说,身体反而开始“说话”了。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份精神心理与心血管关系的联合研究指出,长期处在“低声愤怒状态”的人群,其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心率变异性是衡量心脏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越低就说明心脏越难以应对压力。
研究数据表明,压抑情绪超过6个月的人心梗发作风险提高了21.4%,而那些愿意表达、发泄、哭一场甚至吵一架的人,反而心脏功能更稳。
再讲个更冷门的——睡前刷短视频太久。
这男的有个习惯,晚上关灯躺床上就刷视频,一刷一个小时打底,笑着笑着就睡着了。
这事看着挺放松,其实是个“慢性炸弹”。
研究发现,临睡前接触大量高刺激视觉信息,会打乱人体褪黑素分泌,延迟入睡时间,而且大脑始终处于轻度兴奋状态。
心脏呢,睡觉时应该是“慢下来的”,但在这种状态下,它反而还在被刺激着“加班”。
一旦加班加太久,心肌就疲劳,没法按正常节奏供血,长此以往,心梗就成了定时炸弹。
上海中山医院的睡眠研究中心在2021年调查了784位60岁以上老年人,结果显示,睡前使用电子设备超过45分钟的人,其夜间心率平均比其他人高出7.4次/分钟,心率波动更不规律,这类人群中,心律不齐、早搏和心肌缺血的症状明显偏多。
所以有些人半夜突然心梗猝死,其实前一天根本没什么预兆,反而是这种“长期的微刺激”把心脏拖垮了。
说到拖垮,其实还有一件事最没人提,却最关键——上厕所时间太久。
这60岁的男的也有这习惯,早上上厕所一待就是十来分钟,刷会儿手机、打发打发时间。
问题来了,久蹲状态下腹压升高、交感神经紧张,尤其是解大便用力的时候,等于是给心脏来了个急刹车。
很多中老年人心梗发作地点就在厕所,是有原因的,不是巧合。
北京安贞医院曾经统计,老年人早晨猝死中,有28%的病例发生在洗手间,诱因就是排便时的屏气用力和姿势不当。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张海波.名医教你如何预防心梗?[J].家庭服务,2016,(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