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不用补中益气丸!懂行的人用这个“良方”以通为补 补津不生湿

很多人补脾只知道用人参、黄芪,还有补中益气丸,这些补药,却忽略了脾胃的特性。脾胃最忌困滞,一味地壅补,不仅补不进去,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所以,最好的补脾法是“以通为补”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补脾的“王炸方”——七味白术散,它不仅能健脾,还能生津,关键是不会生湿!它原名白术散,是宋代名医钱乙创制的,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补脾效果非常好!

首先此方巧妙地避开了补脾容易壅滞的问题,因为,它以“健运”为主,方子里白术是主药,和茯苓、藿香搭配,既能健运脾胃,又不会让脾胃滞塞;人参、甘草用来补益脾胃,但用量不多,避免了过于滋腻;木香用量少,能防止它的辛燥伤脾胃;葛根用量大,主要是为了鼓舞脾胃之气。整个方子甘辛微温,补中有消,能帮助脾胃恢复运化功能!

除了健脾,七味白术散还能生津。一般来说,生津常用甘寒滋润的药物,但它却反其道行之,用甘辛微温的药,来健运脾胃阳气,从而达到生津的目的。这是因为脾胃是生化之源,脾胃阳气健运了,津液才能化生。就像《内经》里说的,喝进去的水,要靠脾胃的运化才能变成对身体有用的津液。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脾虚的人经常会感到口渴烦躁。

而且,这个方子用药很平和,热甚发渴的时候去掉木香的辛燥,还可以加重葛根的用量,这样全方就更偏向于甘平,既能生津又不会损伤津液。

并且,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相比,它虽然也能通过健运脾胃来除烦热、止燥渴,但它重用温补,升阳的力度还不如七味白术散。另外,七味白术散还专注于健运脾胃,着重鼓舞脾胃之气,对于脾气受伤、津液不能自生而内耗的情况,效果特别好。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应用,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