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曹宇悦)近日,“男子身上发痒检查后确诊肝癌”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分享类似经历,称肝癌可能伴随皮肤或眼睛发痒。
“肝癌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与肿瘤压迫胆管系统有关。”5月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郭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皮肤瘙痒与肝癌的关联需谨慎看待,并非所有瘙痒都指向肝脏问题。根据临床经验,皮肤瘙痒更常见于胆管炎、胰头癌等胆管系统疾病,或过敏等非肝脏问题。
郭朋解释,当胆汁排泄受阻时,胆汁中的胆汁酸盐可能进入血液,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但大部分肝癌患者并无此类症状,若仅将皮肤瘙痒作为肝癌的判断依据,容易造成误解,但某些异常体征确实值得警惕。
“肝脏受损时,皮肤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表现。例如,黄疸(皮肤、巩膜发黄)、蜘蛛痣(皮肤上呈放射状的红斑)以及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牙龈出血、鼻出血等。”郭朋解释,蜘蛛痣与激素代谢紊乱相关,常见于慢性肝病患者;凝血障碍则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导致止血困难。“这些体征虽提示肝脏可能存在问题,但不能简单与肝癌画等号。”
郭朋提醒,“肝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定期体检、关注基础肝病尤为重要。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病理基础,对于肝硬化患者,应每三个月至半年定期监测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这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肝脏?郭朋建议,避免酗酒,慎用损伤肝脏的药物,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并积极治疗乙肝、丙肝等基础肝病。同时,他提醒,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异常出血或蜘蛛痣,应及时就医排查,但不必过度恐慌。“肝癌筛查依赖科学手段,日常护肝更需从生活方式入手,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