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标本理论理解应用之我见(续二)

(接上期)

四、标本相移

祖国医学的优越性非止一端,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看问题反对千篇一律。即如标和本,虽然是两种意义,但就不能孤立的看,必须活看。它们两者之间,在很多的情况下是相互移易、相互关联的。有的地方适宜于在本求本,在标求标;还有的地方适宜于在本求标,在标求本的。例如伤寒论太阳篇有“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而为里气虚;接着又说:“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盖身疼痛是太阳表证,由于误下而里虚,则下焦之阳不升,以致下利清谷。此时,里症重于表症,则里症属本,表症属标。但仲景启示我们,在这当儿要通权达变地移其标本,因为里症是病之变,应该移之为标;表症是病之源,应该移之为本。依急则治其标的规律,先进四逆汤救其里,待里气恢复,清便自调之后,再进桂枝汤救表。看仲景在临床时,不乱标本分寸,需相移则相移,需先急则先急。我们在发扬祖国医学的今天,自应学习其运用标本的步骤和法则,尤其是在似本之标,似标之本的犹豫不决的紧要关头,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的关系,其标病既可以及本,而本病又可以及标,它们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只要灵机在握,自能左右逢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