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她们是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健康守门员,是抗疫战场上的“娘子军”,也是英姿飒爽的巾帼红颜。各尽所长,坚守岗位,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守护百姓健康。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烟台市卫健委开设“最美卫健巾帼红”人物事迹特别报道,以弘扬“素手仁术、深情奉献、弘毅致远”的烟台卫健巾帼精神,让这些健康守护者被更多人看见。
记者 孙淑玉 实习生 钟嘉欣
既完全适应口腔的生理和功能的需要,又要获得舒适美观的效果,口腔修复工作不仅需要精雕细琢,更考验医者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对烟台市口腔医院修复工艺科副主任张静而言,这项工作没有捷径,唯有终身学习,勤学苦练,反复实践,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不断学习口腔修复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用以服务患者,是张静多年来的坚守。坚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工作中,张静积极向身边同事学习,扬长补短,促进自己医疗业务水平不断发展,并在实践中推敲琢磨。每次业务交流时,她都会仔细听,认真学,好好想。
经过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总结,她的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医院口腔医疗数字化技术实践中的佼佼者之一。但张静并没满足于此,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诊疗技术和工艺方法,她逐渐探索出适合医院的口腔数字化技术和方法,同时建立并完善相关操作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
在医院委派下,2016年,她远赴维也纳大学牙学院访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她的口腔数字化科研水平飞速提升。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她也十分注重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运用多种数字化设备、软件和材料进行口腔种植上部修复的数字化技术研究,探索数字化种植数据库个性化定制方案,提出了种植即刻修复数字化携带器方法。
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作为滨州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的老师,张静也注重更好地传授知识。承担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3D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工程、牙体形态实验课、口腔材料学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期间,张静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次课堂中,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她注重教学指导,运用PBL、CBL等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临床实习教学中,她严格要求实习生认真仔细的执行操作,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至此她已完成口腔3D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工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立项滨州医学院校级教改课题一项。作为全国口腔医学技术教育代表,张静参编“十三五”国家全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口腔修复工艺材料学》,受教育部邀请参加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简介》制定,受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委员会委员,连续多年荣获滨州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精雕细琢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之外,张静也会以终生学习之功为更多人的口腔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