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高有危险,但低压高也要重视

2025年06月05日15:32:03 健康 1149

今天给血压高,尤其是低压高的人提个醒,虽然高压(收缩压)高有危险,但是低压(舒张压)高也要重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咱们很多人比较重视高压。看到高压出现140、160、180、200这种数值,感官冲击比较大,就知道要吃药要干预,看到高压不高,就感觉危险很小。而低压高往往多见于熬夜多、精神压力大的年轻人。他们认为低压在90、100、110左右不是特别高,往往对低压存在忽视,但是,大家要知道低压高引起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高压高有危险,但低压高也要重视 - 天天要闻

一、低压高的危害:

1、低压高会造成动脉血管不能完全的回缩,时间长了动脉弹性逐渐下降,就会出现动脉硬化。

2、血容量大,造成收缩受阻;且在心脑眼肾这样的小动脉里面的积存的血较多,心脏收缩时阻力比较大,就容易出现出血,造成出血性疾病,比如眼底出血、脑血管出血。

3、如果长期不处理低压高的问题,时间久了高压也一样会高,最后造成高压低压都高,而且会越来越难控制,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高压高有危险,但低压高也要重视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重视低压高的情况,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体重过高的人一定要减重,生活上注意不要熬夜、适量运动,调整精神压力;饮食上减少盐的摄入、少饮酒,从而促进血压恢复正常。

二、年轻时低压高,现在正常了,可能血管不好了

年轻时低压高,现在正常的人群,要注意了,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你可能血管不好了。

好多年轻人低压高,觉得没事,不重视,也不处理,年龄逐渐增大之后,它慢慢下来了,这时候舒张压也没有明显增高,一看血压恢复正常了,觉得是一个好事,就更不管了。其实这时候往往是你的血管出现问题了,已经出现硬化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年轻时血管弹性好,但是没有处理低压高的问题,慢慢的就会造成动脉血管不能完全的回缩,从而造成动脉弹性下降,心脏收缩时阻力增大,长此以往,就会发展成为动脉血管硬化。所以血压看似正常,其实这是血管硬化的特殊表现。而且年龄越大,动脉硬化就越严重。

高压高有危险,但低压高也要重视 - 天天要闻

它意味着什么呢?年轻时低压高,现在正常了,就意味着血管出现硬化,结果就是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心脏超负荷。而心脏负荷重还会导致心肌慢慢肥厚,心脏变大,最终会导致心衰这些都是低压高不控制带来的后果

因此,年轻时低压高,现在正常了,不要想当然认为病好了,反而要更加重视,马上采取措施,亡羊补牢。否则放任不管只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越来越大。所以,无论是高压高,还是低压高,都对血管有损伤,我们都要给予重视,及时就医,规律用药,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及时控制血压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乳腺癌多是“拖”出来的,女人身体若有3处异常,应及早就医 - 天天要闻

乳腺癌多是“拖”出来的,女人身体若有3处异常,应及早就医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中的“高危”疾病,虽然现如今早期诊断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依然有很多女性因为对病症的不重视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很多时候,乳腺癌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发展、逐步显现的过程,往往是因为忽视了身体的某些异常信号,才导致病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 天天要闻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据南方日报报道,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 天天要闻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患者,以及处于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等特殊阶段的女性应该如何科学运动?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 天天要闻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半岛网7月8日讯(记者 张家瑞)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内科学科带头人钟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华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郑强、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声心动图室许红晓副主任医师等支持下,心内科冠心病与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结构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 天天要闻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控糖不是牺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艺术。”【第一关】不控糖,生活随时“断电”!你有没有试过:饭后血糖飙升,整个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来,才发现手脚发麻、眼花头晕?这不是小问题。糖尿病不是简单“少吃甜”就够了,它像隐形炸弹,藏在每一口饭、每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闻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刚上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做实习保安的大二学生邝艺年就做了一件很“帅”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门诊大厅外。邝艺年见状,冲上前去将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冲向急诊室。从发现到交接给医生,只用了两分钟。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发5日上午十一时许,当时该患者正在门诊大厅外,突然无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闻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随着暑气渐长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热。在如今马上入伏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数据调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等地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C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