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毅教授和团队带领闽清六都医院医生进行手术(医院供图)
东南网5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通过“名医工作室”与多家基层医院联手,将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解决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也为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添砖加瓦。
镇上就能做微创手术,高龄患者在家门口接受专家诊疗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名医的治疗,在镇上也能做微创手术,既方便又省钱。”去年9月份,家住闽清县坂东镇的黄老先生因上腹部痛伴皮肤黄1个月入住闽清县六都医院,经检查后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胆囊多发结石”。患者及家属希望能在镇里开展手术,这样更方便照顾和恢复。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困难,接诊医生通过闽清县六都医院的“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展开讨论,并邀请曾永毅教授为黄老先生成功实行了微创取石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很快康复出院。
今年四月份,闽清县六都医院与孟超肝胆医院再度联手,成功为一名88岁高龄老人实施高难度复杂胆道双镜联合微创取石手术。
患者既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此次病情迁延致炎症急性发作,且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时还存在心肺基础疾病。闽清六都医院外科手术团队与“名医工作室”的肝胆胰脾外科罗顺峰副主任医师、黄鑫主治医师等会诊讨论后,决定通过微创途径解决胆囊及胆总管结石问题。专家们精心制定了手术计划,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双镜联合微创取石手术”。
术中,由于胆道感染引发胆囊周围水肿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以往这种情况经常要改开放手术。黄鑫主治医师凭借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沉着冷静耐心地分离和分解组织,最终安全地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减少了手术创伤。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出院。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是两院深化“传帮带”合作机制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孟超肝胆医院曾永毅教授“名医师带徒”工作室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显著成效。
“双向转诊” 还能享受与基层医院医保相同的报销比例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新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公立三甲综合医院,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单位、福建省肝胆医学中心、福建省感染病诊疗中心和质控中心,也是国内唯一一所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名字命名的公立医院。
2024年3月,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帮扶,闽清县六都医院在孟超肝胆医院和闽清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曾永毅教授名医“师带徒”工作室,为闽清县推动健康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力量。曾永毅教授名医团队以孟超肝胆医院院长曾永毅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员包括肝胆胰外科、甲乳外科、胃肠疝外科等多名专家。双方开展门诊、会诊、查房、教学、疑难病例讨论及手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合作交流与帮扶。如今,闽清县六都医院借力孟超肝胆医院医、教、研等多位一体的精专科强综合优势,成功引进了多项先进医疗技术,助力医院整体医疗技术质量提高,推动了医院服务流程的优化,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往,急危重症患者去三甲医院一床难求。现在,通过“名医工作室”的帮扶,借助两院的“双向转诊”机制,闽清县六都医院可以预先、迅速、安全地将患者转诊至孟超肝胆医院及时救治,待患者病情好转稳定后再转回闽清六都医院继续康复和随访。同时,转诊的患者还可以享受与基层医院医保相同的报销比例,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和实施的。
“在孟超肝胆医院的帮扶下,我们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据闽清六都医院池信松副主任医师介绍,“名医工作室”对基层医院的帮扶是全方面的。在闽清六都医院,“名医工作室”的专家团队在院里驻点,定时医疗服务,通过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门急诊救治培训、外科手术演示与教学、发展新技术填补短板等形式切实提升基层医院的高质量临床综合专业诊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如今孟超肝胆医院的“名医工作室”已在闽清、永泰、福清等多地“开花”。该院借助福建省肝病医联体平台,通过技术输出、人员定点帮扶、医疗资源共享等手段,名医师带徒,为基层培养专科人才,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开创共赢互利的局面,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人民健康幸福的梦想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