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小科室”在医疗体系中的独特角色与专业力

2025年05月25日09:20:15 健康 3014

作者:叶艳彬



【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小科室”在医疗体系中的独特角色与专业力 - 天天要闻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引进人才
称职/学历: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广东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委员;
广东省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等。

负责及主要参与10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获中国营养学会成立70周年“杰出青年奖”, 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杂志40多篇,著作4部。

出诊时间:
暨大总院:周一上午(多学科减重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医学营养减重专科门诊)


文章首发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发布


 “全院的病人都是我们的病人” 


叶艳的办公室位于广州华侨医院门诊楼四楼,一扇不起眼的绿色磨砂玻璃门背后。与门外聚集着许多等待叫号的病人的超声科不同,一门之隔的营养科十分安静。“我们日常值班在这里,出门诊在三楼。”没有专门的病房,办公空间相对狭小,甚至办公室与科室不在同一层楼,这是国内大多数医院营养科的常态。不同于其他科室有特定的治疗对象,虽然没有专门的病床,但营养科服务于全院病人,需要覆盖所有需要健康与营养支持的患者,“我们没有自己的病人,但全院的病人都是我们的病人。”叶艳彬打趣道。


营养科的医生们每天早晨不会进行集中交班和查房,而是直接投入到门诊和病房的工作中。她们需要对前一天或前几天的病人进行随访,跟踪处理,并为新病人准备治疗方案。叶艳彬强调,营养科的工作不仅包括门诊,还包括病房随访和营养处方的开具,而这些往往影响着患者的药物吸收或接受其他治疗手段的效率。


目前,广东省设立了专门营养科室的医院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三甲医院才有”,时常有在网络或电视节目中看到叶艳彬的科普介绍、慕名前来挂号的患者,“很多患者她们是在别的医院其他科室挂号之后,检查了,才发现自己要控制饮食,再转到我们营养科来的,最常见的是减重、糖尿病、厌食症这些患者。”此外,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与营养密切相关的疾病患者也是营养科的治疗对象,“他们(专科门诊)就是给患者开药、开检查,至于怎么吃,专科门诊一般不讲。”叶艳彬指出,尽管这些疾病有专门的门诊,但通常不会涉及营养指导,而营养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从业二十载 

 营养学人的术业专攻 


正是由于临床患者多样、科室跨度大,营养科医生往往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以便能够为不同病症的病人提供专业的营养支持,“其实很多病都不是孤立的,比如说肥胖,就会合并很多肥胖的并发症,血糖异常、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这些是最常见的;再比如说糖尿病要怎么吃,怎样控制,还有肾病也是要控制一些蛋白质,需要怎么样去调整,这些说起来很杂,但都是我们要去掌握得很清楚的。”


二十多年前,结束高考的叶艳彬正处于专业选择的十字路口,“那时我们的消息是不通的,也没有什么招生简章、专业介绍。”最终选择营养专业,是源于她“不太想当医生”的想法,“当时以为这个专业未来可以去当营养师、科学家之类的,后来入学了才知道,我们这个专业是培养专业的营养医师的,就还是要进医院。”


刚参加工作时,国内医疗营养科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营养科与医院饭堂设在一处,“我们跟着饭堂给全院病人配餐,做膳食,摘菜、烹调、开治疗餐。”毕业两年后,营养科学得到重视,却又面临营养医学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许多营养科室通常从其他科室抽调医生组建,“实际上半路出家和一开始就学营养的人,思想观念是有区别的。专科医生通常都想着这个病要用什么药,做什么手术,但营养科医生就认为,用药的前提是病人的身体能承受得住,没有身体基础,用什么药都没效果。”


【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小科室”在医疗体系中的独特角色与专业力 - 天天要闻


当已经成为临床营养科主任的叶艳彬,再次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她感慨,营养知识的普及,尤其是临床营养的普及和临床营养的发展,需要从医学生、本科生开始培养教育,“不然很多学生到做了医生之后,他们的观念就定型了,也很少再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了。”


近年来,营养学科进步迅速,除了制定、改善患者的日常膳食,越来越多的特医食品、营养试剂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之中。然而,临床中的许多病人、家属,甚至医生,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存在误区,更倾向于让病人通过直接进食补充能量。“其实这样是本末倒置,如果一个病人她的营养都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身体机能了,她还怎么去吸收自己吃进去的食物呢?我们的营养补充也不是无穷无尽的,等到病人休养到一定程度后,也会逐步让她恢复进食。”


 从投身科普 

 “小科室也有小科室的使命” 


叶艳彬诊过一位体重近300斤的患者,在其团队的治疗干预下,用八个月的时间将体重减到了90kg。“其实营养的治疗重在平时,像这个患者之所以能这么成功,既需要我们营养师团队的执行监督和技术支持,也需要患者自身和家属的密切配合。”正因此,叶艳彬十分看重营养科普工作,“其实说白了,营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预防,如果能够在这个关口把疾病预防好了,那患病人数自然会少,患病年龄也会延迟。”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讲述,将营养知识带给更多的人。


【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小科室”在医疗体系中的独特角色与专业力 - 天天要闻


如今,叶艳彬开设了“叶艳彬营养小学堂”视频号,“吃肉少并不代表摄入的油脂少哦,我们精致的碳水摄入过多,糖分摄入过多,这些都会对血脂产生影响的。”视频中的叶艳彬,身着白大褂,用平实的语言解释一个个生活中的营养误区。


谈及未来,艳彬表示,医院营养科将开展更多关于肥胖、减重、糖尿病、脂肪肝等营养代谢疾病的研究,“目前已经开设了医学营养减重的专病门诊,未来还会开脂肪肝营养治疗、胃肠道微生态的专病门诊,去进一步发展亚专科。”事实上,许多医院同行也常常到访叶艳彬的办公室,希望她能打造一份“量身定制”的减重方案,寻求专业的营养指导,“我们营养科是小科室,小科室也有小科室的使命,能让大家都慢慢重视起营养科,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营养保健,把疾病在预防的关口就消灭掉,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 天天要闻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纵览客户端讯(巩志根)“这款香膏主要成分是艾草、薄荷,可以防蚊止痒,成分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特别适合小孩子使用,您可以试用体验一下。”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上馆陶县一家艾草产品生产企业的展位上,两名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大家介绍着艾草相关产品。一对带宝宝逛夜市的年轻夫妻体验后买了2盒,还详细了解了艾草足...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凭借成熟的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技术,成为众多胆囊疾病患者的福音,让他们避免成为“无胆英雄”。在传统外科手术观念里,切除病变器官似乎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手段。但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秉持“治疗疾病,保留器官,重塑健康”的理念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 天天要闻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5月25日,全国护肤日。辨识湿疹的“信号”湿疹皮损的表现可随疾病进展呈现多形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急性期:皮损基底潮红,出现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伴渗出和结痂。亚急性期:红斑颜色转暗,渗出减少,出现鳞屑和皲裂。慢性期:皮肤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 天天要闻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很多人为了赶时间经常十分钟就解决一顿饭但这种“超速”吃饭的习惯会给健康带来负担多项研究报告表明,在几乎所有年龄组和人群中,进食速度与肥胖呈正相关。更可怕的是,习惯性的快速进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 天天要闻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论坛暨广州国家实验室成立4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于广州圆满举办,“钟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 天天要闻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茶性分寒热温凉,功效各异。一杯茶能否养生,关键在于“对症下茶”。这种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医养生的精髓所在。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不同的体质,对茶的需求也大不相
省立医院医生走进龙奥学校开展护脊知识趣味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省立医院医生走进龙奥学校开展护脊知识趣味科普活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5日讯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脊柱外科刘绪昌医生化身“护脊小老师”,带着可爱的动画和真实的“脊柱模型”走进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挺直小脊梁” 健康课。
医生推荐的这 8 种营养补剂,真的对家人身体好! - 天天要闻

医生推荐的这 8 种营养补剂,真的对家人身体好!

平时想选点适合孩子、适合大人的营养补剂,但又不知道应该怎么选? 如果自己盲目选择的话,很可能人体真正需要的营养素,都没补到位。 今天带来医生推荐的 8 款营养好物,价格实惠,大家可以放心按需购买。而且现在抢在严选618下单,还能享受这些惊喜福利大额满减:领1000元券包,券后满200-30元,满400-60元,满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