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2025年05月21日18:20:38 健康 4119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的小小器官,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悄然调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体重、情绪乃至整体健康。


你有发现吗?有些人似乎能够毫无顾忌地享受美食,并不必担心体重增加,而另一些人即便是节制饮食,也难免体重上升。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这背后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可能就是甲状腺在“作祟”,尤其是当它被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所困扰时。



一、甲亢——吃得多,瘦得快


甲状腺激素主要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作用,尤其是对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调控至关重要。


当甲状腺过度活跃,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时,便会引发甲亢。这一状态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如同被按下快进键,各个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代谢速率显著加快,导致一系列典型的临床表现。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吃得多,瘦得快”。


甲亢患者常常感到饥饿难耐,食量大增,但即便如此,体重却不增反减。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这是因为加速的新陈代谢使得摄入的食物迅速转化为能量并被消耗掉,同时,身体也会开始分解存储的脂肪和肌肉以满足能量需求,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此外,甲亢患者还可能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消瘦、心慌、手抖、怕热、情绪易激动、眼球突出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心脏、骨骼等系统造成长期损害。



二、甲亢症状的多样性与隐蔽性


甲亢的症状并非千篇一律,其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部分患者,尤其是在疾病初期,可能仅表现出轻微或非典型的症状,如轻微的体重变化、情绪波动或偶尔的心悸,这些都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因此,无论是对于自我观察还是医生诊断,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甲亢风险因素的人群,如家族中有甲亢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精神压力大者等。



三、我们如何识别甲亢?

全面关注身体信号


甲亢的全身症状广泛且复杂,涉及多个系统。


除了上述提到的代谢加快、情绪变化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肌肉系统


可能出现肌肉无力、震颤(尤其是手指和舌头)、周期性麻痹等现象。


(2)心血管系统


心悸、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房颤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都是可能的并发症。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3)胃肠道


腹泻、排便频繁、恶心等消化系统问题也不少见。


(4)眼部症状


如眼球突出、眼睑退缩,影响外观及视力。


(5)骨骼健康


甲亢可导致骨量丢失,增加脆性骨折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6)呼吸系统


可能出现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7)生殖系统


女性可能遭遇月经不调、生育能力下降,男性则可能出现性欲减退或乳房发育异常。


(8)皮肤变化


皮肤变得温暖湿润、易出汗,有时伴有指甲脆弱、分离等现象。



四、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性别和年龄也是影响甲亢表现的重要因素。


女性由于生理构造和激素水平的差异,患甲亢的概率是男性的4到7倍,尤其在20至50岁之间更为常见。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而老年甲亢患者的症状往往较为轻微,疾病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房颤的发生率却高于年轻患者,这可能与老年人心脏功能的自然衰退有关。



五、甲亢患者的必修课


面对甲亢,除了积极就医、遵医嘱治疗外,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同样重要。


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饮食调整


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以及加碘盐,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过量摄入会加重病情。同时,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瘦肉。


(2)减少刺激


辛辣食物、烟酒、咖啡及含咖啡因的饮料都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加剧甲亢症状,应尽量避免。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3)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轻症状。


(4)情绪管理


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5)定期监测


定期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tsh(促甲状腺激素)、t3、t4等指标,以及心电图、骨密度等相关检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甲亢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管理,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的生活。


光吃不胖,小心甲亢 - 天天要闻


关键在于提高自我认识,及时就医,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让甲状腺这个“生命腺”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说明:文字原创,图片由ai生成。



作者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中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唐佑春 雷渊秀

编辑:解阳杨 李硕然

审核:姜峰 李雅琴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新AI模型突破性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 准确率显著提高 - 天天要闻

新AI模型突破性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 准确率显著提高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多模态人工智能(AI)模型,能显著提高识别心源性猝死高风险人群的准确性,有助于挽救生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资料图)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新开发的AI模型名为“多模态AI室性心律失常...
肝炎不只皮肤变黄那么简单,医生提示:4类行为正伤害你的肝 - 天天要闻

肝炎不只皮肤变黄那么简单,医生提示:4类行为正伤害你的肝

当你听到"肝炎"二字,是否脑中立刻浮现出"皮肤发黄"的景象?是否觉得这离自己很远?请小心—— 就在你阅读这段文字的时间里,全球已有数人因肝炎悄然离世。每30秒,就有一人因病毒性肝炎死亡。更令人警醒的是,绝大多数感染者浑然不觉,肝脏的损伤却在
“健康讲座”变抢钱现场,这台“净水神器”掏空老人钱包…… - 天天要闻

“健康讲座”变抢钱现场,这台“净水神器”掏空老人钱包……

近日,在安徽某山村的小广场上,几十位白发老人围坐一起,紧张地注视着“专家”手中的实验——一根电解棒插入清澈的自来水中,透明液体瞬间翻涌出铁锈色泡沫。“看看!你家自来水多脏!”“专家”举着检测仪向老人们展示。老人们攥紧了衣角,面色发白。 这是今年夏季发生在我国多个农村地区的场景。净水器骗局正以“健康讲...
美国一男子接受肾移植手术后,体内爬满寄生虫 - 天天要闻

美国一男子接受肾移植手术后,体内爬满寄生虫

换了个肾,却不小心“引虫入室”。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了一篇报告,美国一名61岁的男性在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后,竟然被寄生虫入侵全身。这名男子接受移植手术10周后,一开始只是恶心、呕吐、过度口渴,再次进入马萨诸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