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喻茜
近日,71岁的糖尿病患者栾爹爹(化姓)因牙疼食欲下降,未调整药量,夜间血糖骤降却毫无症状,晨起检测血糖反而升高。栾爹爹就医后,医生诊断,他患上的是无症状低血糖。
栾爹爹患糖尿病十余年,规律用药,定时监测血糖,血糖控制相对平稳。最近几天,他测血糖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血糖突然升高,平时保持在7毫摩尔每升左右的空腹血糖,有时甚至达到18毫摩尔每升。“明明按时按量在用药,为什么血糖会升高?”为了找到原因,老人来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接诊的内分泌科主任管雅文在详细了解了老人情况后,为他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却发现了更加危险的情况。因高血糖而就诊的栾爹爹,凌晨3时的血糖竟然降至3.0毫摩尔每升,比普通人的空腹血糖最低正常值还低得多。
医生给患者治疗 通讯员供图
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栾爹爹患牙疼影响食欲,吃得少了,用药量却没少,导致他夜间血糖降低。在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在白天呈现出反跳性升高。栾爹爹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睡梦中,没有任何感觉,因此患上的是无症状的低血糖。
管雅文解释,无症状低血糖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通常≤3.9毫摩尔每升),但患者没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的原因可能是神经和激素调节功能受损,导致预警机制失灵。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使身体对低血糖的敏感度下降,反复低血糖导致“预警麻木”,会让身体逐渐习惯低血糖,而不再发出警报。而老年生理退化、年龄增长也可能导致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不足,难以及时对抗低血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也是常见诱因。
“低血糖的无感状态比高血糖更具危险性,可能直接威胁生命,被视为致命的隐形杀手。”管雅文强调,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次严重的无症状低血糖可能导致脑功能损伤,出现认知障碍、痴呆甚至昏迷,可能诱发心梗、脑梗或恶性心律失常。另外,老年人突发低血糖可能导致晕倒,引发髋部骨折等严重外伤。
管雅文建议,避免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控糖应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需“控糖宽松化”,避免过于严格,达到空腹血糖7.0-8.5毫摩尔每升、餐后血糖8.0-11.0毫摩尔每升;要定期优化降糖方案,优先选择低风险药物,谨慎使用胰岛素,不可自行调整药量;要规律饮食,监测血糖。
“虽然没有心慌、出汗、乏力、头昏、饥饿感等典型症状,但无症状低血糖也会有蛛丝马迹。”管雅文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夜间突然惊醒、烦躁不安,晨起头痛、浑身无力,白天出现语言混乱、视物模糊、不明原因的情绪激动或哭泣等表现,即使没有低血糖典型症状也需立即测血糖,从而避免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