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一些人群比较排斥吃肉
认为吃肉会导致肥胖
不利于身体健康
但其实合理摄入肉类
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特别是女性,更应充足吃肉
每天吃多少肉合适?
哪些肉相对来说更推荐食用?
一起来看看吧~
01
就冲这4点
女性也一定要多吃肉
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的铁:
肉类是血红素铁含量较为丰富的食物,在补铁方面吸收率较高,有证据表明,增加畜肉摄入可以降低贫血的发病风险。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可以维持人体正常造血功能。
据《2021中国白领女性膳食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18~49岁女性中,有72.2%的人存在铁缺乏风险。
饮食中缺铁会增加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也会让人变得冷漠呆板、头晕、疲劳乏力、记忆力下降、皮肤苍白、怕冷等,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较于男性,女性由于月经、怀孕、哺乳等因素,需要更多铁储备。
长期不吃肉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b12,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它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
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让人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疲劳等症状,长期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老人、素食人群以及育龄期女性缺乏b12风险较高。
吃肉能减少肌肉流失:
肉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而且畜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比较接近。如果不吃肉或者吃不够肉,会直接影响蛋白质摄入,进而影响肌肉合成。
特别是减肥中的女性,不吃肉会增加肌肉流失,从而降低身体代谢,影响免疫力。
吃肉可以降低骨折风险:
肉类中的蛋白质、镁、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更年期的女性更要关注骨折问题,雌激素水平下降会让骨骼中的钙快速丢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也会增加骨折风险。
02
健康吃肉
做好这两点
虽然从健康层面来说,不能忽略肉类摄入,特别是女性更应该多吃肉,但也要吃对肉。
控制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一般成人平均每天应食用畜禽肉类40~75克(生重),可分为红肉、白肉两种。
红肉主要指猪肉、牛肉、羊肉,虽然含铁量高,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也高,建议在食用红肉时选择瘦肉或用部分白肉适当替代红肉。
这两种肉推荐你吃
鸡肉:
白肉中的鸡肉,除鸡皮外,其脂肪含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红肉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日常可以多选择鸡肉,但每日摄入量也别超过75克。
鱼肉:
鱼肉脂肪含量低,含有丰富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帮助降脂、保护心血管健康。同时鱼肉纤维细腻,特别是对咀嚼、消化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和儿童来说,更好吸收。
建议:
每日摄入水产品40~75克或每周吃鱼2次。
少吃加工肉类
比如烟熏肉、熏鱼、腊肉、香肠、培根、火腿等。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盐,虽然吃起来比较下饭,甚至有的人顿顿都离不开,但常吃会带来健康风险。并且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将加工肉类列为1类致癌物,这意味着经常吃这类肉存在致癌风险。
血管堵没堵,走两步!
出现这4个信号就要当心
改掉6个坏习惯让你的血管强大起来
03
常喝一碗汤
帮你美容养颜补气血
墨鱼养颜养血汤
功效:
调补肝肾、益气补血、养颜调经。适用于因气血亏虚而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皮肤干燥、容颜无华的女性。
制作方法:
锅中放入鲜墨鱼、三黄鸡、枸杞子,小火炖煮一个半小时,加少量盐调味即可。
禁忌人群:
墨鱼及其熬成的汤中,含有一定嘌呤,痛风、高尿酸血症以及肾病患者应谨慎食用或者不食用。
04
实在不爱吃肉
做好这3点很重要
补充蛋白质:
可通过牛奶、奶制品、豆制品、鸡蛋等帮助补充蛋白质。
补充维生素b12:
可通过食用发酵豆制品来补充,比如纳豆和少量红腐乳、豆豉。
补铁:
可以通过食用铁含量较高的深色食物来补充铁,比如黑木耳、紫菜、苋菜、海带、紫米、黑豆、黑芝麻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比如绿叶菜、紫甘蓝、甜椒、猕猴桃、番石榴、草莓等,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
健康小贴士: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蛋白质粉、铁剂、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膳食补充剂,更好地满足身体需求。
健康吃肉小贴士
1.就冲这4点,女性也一定要多吃肉:
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的铁、长期不吃肉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吃肉能减少肌肉流失、吃肉可以降低骨折风险。
2.健康吃肉,做好这两点:
日常食用肉类,推荐选择鸡肉、鱼肉;
少吃加工肉类。
3.常喝一碗汤,帮你美容养颜补气血:墨鱼养颜养血汤。
4.实在不爱吃肉,做好这3点很重要:
补充蛋白质、补充维生素b12、补铁。
部分内容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cctv生活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