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山东霍护士“男人长子宫”的笑话,董小姐可以松口气了

2025年05月06日13:42:05 健康 1742

文/桐城一派

看到山东霍护士“男人长子宫”的笑话,董小姐可以松口气了 - 天天要闻

医疗界的瓜,吃不完,真的吃不完。

董小姐的瓜还没有吃完,南京和山东的瓜又熟了。

据媒体报道,南京南泰中西医结合医院涉嫌违规提供辅助生殖服务。5月4日晚,秦淮区卫健委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到场开展调查问询、封存有关资料、查验暂扣相关医疗设备等措施。

这个辅助生殖服务是个什么东东,我查询了一下,所谓辅助生殖,就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试管婴儿技术等。

既然涉嫌违规,那这个事情就严重了。真相如何,我们坐等后续通报。

今天重点要说的是山东瓜,虽然瓜的大小、甜度和影响力不及协和董小姐,但荒诞和诡异程度不遑多让。

这个瓜发生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该院妇科有个护士叫霍文静,她撰写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发表在《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7年6月C第4卷第18期上。

看到山东霍护士“男人长子宫”的笑话,董小姐可以松口气了 - 天天要闻

从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霍护士为了让自己的论文显得更有说服力,选取了本院一年中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含男性28例,女性12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

看到这里,你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是治疗子宫肌瘤,还是诊断不孕不育,如果是前者,怎么跑出55个大老爷们来。这个霍护士是不是有啥特异功能,硬生生地给55个男人没人按上了一个子宫,还让长了肌瘤。

男人有子宫,闻所未闻,男人长子宫肌瘤,天方夜谭,这不是把我们的认知颠了个天翻地覆吗。

针对子宫肌瘤的研究,哪怕是对照还是观察组病例,都不可能包括男性患者,这事常识。霍护士糊弄自己也就算了,还去糊弄杂志的编辑,老眼昏花的老编辑看不出来,糊弄也就糊弄了,但她千不该万不该,居然当成医疗成果写成医学论文发表在专业杂志上糊弄大众了。

这何止是糊弄大众,这是明目张胆地亵渎医学,公然践踏神圣的医疗事业,这够得上赤裸裸地学术不端了。

跟协和一声不吭不同,5月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赶紧下场,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我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我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看到山东霍护士“男人长子宫”的笑话,董小姐可以松口气了 - 天天要闻

霍护士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事就这么完了?董小姐凭借一人之力将教育公平、医患信任、婚姻忠诚、阶层固化和学术腐败五大社会敏感问题揭了个底朝天,霍护士的贡献在哪里?

一个护士,为了晋升,为了职称,最终目标是为了加工资,她拼了命地写论文,还要求发表在公开的专业杂志上。试想一下,一个小护士,哪有上手术台的机会,没有课题没有科研她如何写论文?

连董小姐这种背后资源多得吓死人的二代,都要院士泰斗手把手教他写论文如何造假,可想而知,霍护士闹出“男人长子宫”的笑话就可以理解了。

唯论文论这种制度,就是在逼良为娼,就是逼着人去弄虚作假,逼着霍护士走上了学术不端之路。

原以为董小姐的“4+4”是个不好笑的笑话,没想到,今年最不好笑的笑话,居然是霍护士的“男人也会得子宫肌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 天天要闻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医药圈的4月,迎来一波首家过评药品的“小高潮”,这些药品不仅突破技术壁垒,更有望改写市场格局。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本月倍特药业、福元医药、立方制药等22家企业的24款药品(按批文号计)首家过评,共23个品种。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 天天要闻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我们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肠菌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参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针对肠菌的干预疗法出现,例如粪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过粪菌移植来恢复平衡的肠菌组成,首先需要目标菌群能够定植,而这又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在《自然》杂...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 天天要闻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我妈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 天天要闻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带来效率革命的同时,也暴露出隐私泄露、歧视偏见、算法滥用等伦理问题。当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类能否对其托付生命健康?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 天天要闻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三种疾病症状相似,许多家长常常难以判断。今天,我们教您如何分辨它们。5岁的明明早上起床时突然开始频繁打喷嚏,伴有清水样鼻涕,轻微发热至37.8摄氏度。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 天天要闻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5月5日话题#女生晒照被网友看出血管瘤#冲上热搜综合扬子晚报消息今年4月,重庆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用手电筒照手上血管的照片并配文“光穿过了我的手发现了我另一个小心脏”没想到照片发布后有眼尖的网友提醒她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她就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血管瘤随后,该女生发文“感谢网友救命”消息引发关注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