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必须知道的“潜规则”,否则多花钱效果差,甚至危及生命。

2024年07月11日08:42:04 健康 1819

到了医院必须知道一些“潜规则”,否则多花钱还看不好病。

1,电梯别乱坐。

在医院,身体没有那么虚弱,尽量不要挤着坐电梯,特别是有些种类的电梯不要坐。

比如专门运输医疗垃圾的电梯,还有的电梯需要运输去世的患者,如果你知道里面都拉过什么东西,那么可能让你浑身不自在。

去医院必须知道的“潜规则”,否则多花钱效果差,甚至危及生命。 - 天天要闻

手术专用梯,是经过仔细消毒的,主要运送马上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还有一些特殊患者,如果普通人进去会增加感染几率。

2,在医院,千万不要很“难缠”,或者表现出难缠的样子。

有些患者或者家属认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越你表现得厉害,医生和护士越怕你,越不敢给你乱检查乱开药。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如果你非常“难缠”的话,那么就会引起医护人员的格外“关注”,他们会对你非常警惕,会给你采取最保守、最安全,但是并不一定很有效的治疗措施。

去医院必须知道的“潜规则”,否则多花钱效果差,甚至危及生命。 - 天天要闻

有的医院的护士会专门给难缠的病人(家属)列入黑名单做“档案”,“特别”对待。

甚至在你转院或者使用120的时候,他们也会特别交代同行对你警惕,这样你真的没有好果子吃。

3,不要认为让你多做检查是医院过度医疗为了赚钱,至少三甲医院不敢这样。

因为三甲医院的管理很严格,卫生局查得很严,发现不对症的检查要处罚,发现乱开药也要处罚,一次开太多的药也要处罚。

实际上,三甲医院是根本不缺病号的,不信你看看,需要检查的人天天排长队,病房也是爆满。所以,如果你不是优质病号,有时候医生真的不想让你检查、住院。

去医院必须知道的“潜规则”,否则多花钱效果差,甚至危及生命。 - 天天要闻

什么是优质病号呢?优质病号就是那些住院日7天左右,外科方面做手术,内科方面有治疗,而且手术效果好,大约7天左右能出院的病人。

4,在医院,特别是大的医院,走后门没有多大用处。

因为医生采用什么治疗方案,都是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做出的最优选择,不会因为你走后门就轻易改变,他最多带着笑脸告诉你,某某给他打了招呼了,然后该怎么治还怎么治,你会白白欠人家一个人情。

去医院必须知道的“潜规则”,否则多花钱效果差,甚至危及生命。 - 天天要闻

比如,某医院退休主任的儿子得了脑瘤,于是找到自己以前的学生,现在的神经外科主任,希望他多多关照。

但是这名外科主任却从其他医院找来一个同行朋友主刀。

他说,虽然这个同行水平没有他高,但是自己主刀,心理压力太大,反而效果不好,而且如果出了问题没脸见老师,现在让同行朋友主刀,反而可以放开手脚、心无旁骛做手术,即使有了问题也好解释。

4,

不要害怕医生问你敏感、“隐私”问题。

医生问你话都是有目的的,他们一般不会打听你的和病情无关的隐私,再说了他们也没有那个功夫。

去医院必须知道的“潜规则”,否则多花钱效果差,甚至危及生命。 - 天天要闻

所以医生问你什么,你就如实回答就好了。千万不要遮遮掩掩,甚至反驳医生。

比如有个15岁女孩,肚子疼,阴部出血。急诊科医生怀疑她这是宫外孕,准备做个Hcg检查。

但是家长像被蝎子蛰了一下似的,情绪非常激动,甚至要动手殴打医生,坚决否认孩子有性生活经历。

但是,这些家长不知道的是,如果孩子是宫外孕,延误治疗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到时候哭爹喊娘也没用。

5,不要害怕、抵触检查。

有的病人出现的症状,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某种疾病,但是医生还是会让患者进一步检查,这是卫生部的要求。

去医院必须知道的“潜规则”,否则多花钱效果差,甚至危及生命。 - 天天要闻

因为有的病情非常复杂,容易出现让人意外的小概率事件,为了以防万一,出现误诊或者漏诊,即使已经猜到什么病也要检查,这也是为了验证医生的猜想。

这也是西医和中医的最大区别。中医主要凭经验主管判断,西医必须有确凿证据。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 天天要闻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医生说我胆固醇高,给我开了他汀……可是我还爱吃肉,还能吃吗?”“听说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类似这样的提问,在门诊上几乎天天都能遇到。确实,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选手”,很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 天天要闻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说到“健康水”,你脑子里会浮现什么?是清晨一杯温开水,还是晚饭后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饮料,它看似健康,其实却是“伪装者”,不仅会促炎、促癌,还会悄悄加剧你的焦虑——你还会相信它吗?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今天要揭开的,就是:“果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