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十点(2023.9.21)丨我不记得你,却依然爱你

2023年09月22日07:47:02 健康 1132
晚安十点(2023.9.21)丨我不记得你,却依然爱你 - 天天要闻

遗忘是可怕的

而有一种疾病

被称作“漫长的告别”和

“记忆的橡皮擦”

生命尚在

却与亲人、爱人、朋友

与美好的记忆渐行渐远

这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1、2、3……

当你默读完这三个数字

这个世上已经多出了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晚安十点(2023.9.21)丨我不记得你,却依然爱你 - 天天要闻

电影《妈妈!》剧照

去年,有一部大火的电影《妈妈!》

讲述的就是一位85岁的老人

照顾65岁老年痴呆女儿的故事

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

今年的主题为“立防立治 无问早晚

阿尔茨海默病又译为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

多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

以记忆力减退为最主要的早期症状

一旦确诊,便无法治愈

患者将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行为障碍、生活能力下降……

直到完全丧失认知和自理能力

对于这种疾病,你了解多少?

来看看阿尔茨海默病

的几个常见误区

阿尔茨海默病没有办法治疗

晚安十点(2023.9.21)丨我不记得你,却依然爱你 - 天天要闻

虽然目前阿尔茨海默病

尚无治愈的方法

但是

老年人经过综合治疗

会延缓疾病的进展

特别是对早期的老年患者

甚至可以通过治疗恢复部分功能

即使是晚期的老年患者

也可以通过综合管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延缓疾病进展

因此

发现老年人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应该尽早就诊

规范治疗

以免耽误病情

阿尔茨海默病看一次病就足够

晚安十点(2023.9.21)丨我不记得你,却依然爱你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

老年人会经历轻、中、重度的发展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病情

要调整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因此需定期随访

建议于老年人首次就诊后

第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

进行随访

一年以后

每6个月随访一次

当病情变化时

随时就诊

老年人才得阿尔茨海默病

近年来的调查显示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人群

正在逐渐年轻化

当下大多数人因生活节奏加快

导致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差

同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会使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以及肥胖症的人群越来越多

这些因素会使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也越来越多

因此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

也逐渐年轻化

家属如何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

合适的照料方式比药物更重要

基本的照料方式是“顺”和“哄”

不否定患者、不打击缺点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环境

应当让患者做一些可能引起他兴趣的事

多带患者出去走走

这样可以延缓病情加重的速度

晚安十点(2023.9.21)丨我不记得你,却依然爱你 - 天天要闻

如何训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对于患者认知功能的训练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晶表示

可以在对方情绪不错的前提下多尝试几次

如果患者因为失败而感到沮丧

应当及时停止。

认知功能分为记忆、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推理判断等

已经丢失的功能无法通过训练找回

家属可以扬长避短,训练患者其他功能

让其他脑功能网络活跃起来

患者的认知功能退化得也会慢一些。

终有一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会遗忘掉大多数人和事

病情无法逆转,

记忆可能会遗失

但他对你的爱却永远有效

如果到那时,请始终记得

在我们年少时

他们曾一遍又一遍地帮助我们

您的身边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吗?

您知道关于他们的温馨故事吗?

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 天天要闻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控糖不是牺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艺术。”【第一关】不控糖,生活随时“断电”!你有没有试过:饭后血糖飙升,整个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来,才发现手脚发麻、眼花头晕?这不是小问题。糖尿病不是简单“少吃甜”就够了,它像隐形炸弹,藏在每一口饭、每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闻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刚上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做实习保安的大二学生邝艺年就做了一件很“帅”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门诊大厅外。邝艺年见状,冲上前去将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冲向急诊室。从发现到交接给医生,只用了两分钟。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发5日上午十一时许,当时该患者正在门诊大厅外,突然无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闻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随着暑气渐长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热。在如今马上入伏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数据调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等地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C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
2025年DMD疗法研发迎突破,多款新药冲刺上市!改写患者命运的新曙光 - 天天要闻

2025年DMD疗法研发迎突破,多款新药冲刺上市!改写患者命运的新曙光

▎药明康德编者按:2025年上半年刚刚结束,我们欣喜地看到,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新药研发领域迎来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疗法作为治疗DMD的重要模式,相关偶联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下一代疗法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满足行业持续增长的研发需求,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