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类疾病是当代社会人们不可不防的慢性疾病之一,高血脂患者现在俨然已成为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而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患者则更是难以估量,像是冠心病这类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类药物就成了很多人的必备品。
降血脂、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很多,西医和中成药都有。在西医中,他汀类药物无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然而,凡是西医药物,多少都会有治标不治本或是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所以近年来,中成药也成了不少人的调理选择。
复方丹参滴丸就是典型的中成药之一,不过,很多人却还对其缺乏了解,这3个作用,是丹参滴丸的药效,多加了解,或能助您更好地选择药物。
1.扩张冠状动脉
我们知道,血管的平滑肌是保持血管柔韧度和弹性的“第一责任方”,通过平滑肌离子通道进行交换的钙离子则是诱发血管收缩和舒张的调节物质。
但是,当钙离子的交换变得不稳定,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过度时,就会使得血管口径过度变窄,这既会加快血流速度,也会降低血液供应量,二者同时发生时,冠心病发作概率就会有所提升。
丹参中的丹参酮成分可以帮助改善钙离子通道的启闭稳定,让钙离子平稳交换,继而降低由此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够帮助扩张冠状动脉,给心肌细胞提供充分的氧气和养料,帮助维持健康。
2.抗血小板凝集
血小板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当我们体表或是体内产生伤口继而失血时,能够止血正是血小板的功劳。
一般说来,正常状况下的血小板在血液中分布较为均匀,不会产生聚集现象,但是,当血管内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时候,血小板误认为这是体内出现了损伤,就会向破裂处发生聚集。
粥样硬化斑块所在的位置,一般都会由于它的存在而变得狭窄,若是血小板再在此处凝集,就会使得此处血管被尽数堵塞,继而诱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丹参滴丸中的丹参酮同样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能够对此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降脂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之一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过高,而这种物质却被丹参克制。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并且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两相作用之下,能够延缓粥样硬化出现的时间,并且也能够降低其规模和数量,对血管防护有一定好处。
不过,丹参滴丸在降低血脂方面还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若是高血脂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还是应该通过他汀等药物将血脂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后,再服用中成药进行慢慢调理,记得中西结合,往往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本图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