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不好,脸上见分晓!如何科学有效地调理脾胃?需要注意2点

2023年08月01日12:10:03 健康 1333

中医认为,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也是水谷之海,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几乎都来源于脾胃,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很多治疗脾胃病症的大家,而金元时期的医家李东垣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他所编撰的众多医书,比如《脾胃论》、《兰室秘藏》中,均突出表现了他的脾胃学说,这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治疗脾胃病症的千古良方。

脾胃好不好,脸上见分晓!如何科学有效地调理脾胃?需要注意2点 - 天天要闻

了解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中医有专属于它自己的一套诊断方法,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望闻问切,而一些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也常常只需观察患者的脸部五官,再诊一下脉,便能很好的判断患者的病症状况。生活中常听人说要想养生,得先养脾胃,而实际上,大家若是想知道自己的脾胃好不好,看脸上这几处,便能见分晓。

1.面色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面色应该是红润且有光泽的,而中医认为,这就是有胃气的表现,但如果面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则称为病色,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来说,面色大多以萎黄为主,主要与气血不能上荣头面有关,如果面色发黄,还伴有发胀感,那么则可能是存在脾胃虚弱的同时,还兼有湿邪。

脾胃好不好,脸上见分晓!如何科学有效地调理脾胃?需要注意2点 - 天天要闻

2.嘴唇

中医认为,脾之华在于唇,一般来说,唇色红润、明亮,就是有胃气表现,因此,唇色的变化,也能让我们及时掌握自己的脾胃健康状况。唇色发黄,多是由饮食内伤,同时兼有湿热病邪郁结在肝脾中所致,此类患者往往还会伴有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头晕等症状;如果下唇呈深红色且晦暗无华,这也有可能与脾虚运化有关,常见食少倦怠等症状;若是上唇深红,下唇淡白,那么则与胃冷脾热有关,常见有呕吐、不思饮食、头晕以及胸痛等症状。

除此之外,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也大多和我们的脾胃异常有关,另外,在睡觉时若是经常流口水,也可能是脾虚不摄的一种临床表现。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养护脾胃呢?科学有效调理脾胃,需注意2点。

脾胃好不好,脸上见分晓!如何科学有效地调理脾胃?需要注意2点 - 天天要闻

1.季节养生

一年有四季,那么在不同的季节,相应的养生方式也会存在差异,尤其是我们的脾胃,往往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现影响,因此,季节养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春季时,要尽量少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多吃甜味食品,例如山药、香蕉、大枣等,以养脾胃之气;在夏季,由于天气较为湿热,因此,也是湿邪较为多发的季节,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吃薏苡仁赤小豆等来帮助健脾利湿,切勿贪凉;秋季时,则应以燥邪为主,此时可以多喝粥,以健脾备养秋膘;冬季气候寒冷,最好的养生方式便是早睡晚起,平时多晒太阳,以此来驱散体内的寒邪,即为保护脾胃的最好办法。

脾胃好不好,脸上见分晓!如何科学有效地调理脾胃?需要注意2点 - 天天要闻

2.注重饮食

健康饮食其实是脾胃养生的关键,无论是生冷性食物,还是辛热食品,其实都会或多或少对我们的脾胃造成影响,而人们常说,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饿。这主要是因为生的食物不容易消化,而且生冷食物大多会含有病菌,容易顺着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进而加重脾胃负担;冷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脾胃虚寒,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体内湿热的患者会很喜欢吃冷的食物,但实际上,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继而引发各种病症,除此之外,由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很多人总是吃一顿饿一顿,但其实这样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发生异常,不利于脾胃的健康。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 天天要闻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变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肠胃不适的困扰。或是经常腹泻,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缠身,让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说“注意饮食,调整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