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3年07月17日22:30:07 健康 1021

文|康医生

编辑|石屋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医学对心悸的认识由来已久,追溯其病名虽最早见于《伤寒论》中,但《黄帝内经》中对本证的病因病机、证候、脉象及预后已有记载。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大量针对心悸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论述,包含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

故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入手梳理历代文献中心悸的学术脉络和规律,为当代中医诊治本病提供参考。

一、病名

古代文献中心悸的别名众多,但多数医家是以“惊悸”和“怔忡”来命名,其他的还有“心悸”“悸”“惊”“怔松”“心松”“心忡”“松悸”“心怔”“心跳”等。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心悸”一病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均对其有所阐述,至金元之后,其病名趋于规范,医家们也常将惊悸、怔忡二者纳入同一门进行论述。

考虑到“惊悸”易使人理解为因惊致悸,而不包含非惊而悸,“怔忡”又仅为悸之重证,因而逐渐形成了采用心悸为病名的统一趋势。

二、病因病机

关于心悸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其病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不外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

虚证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而成。

实证多因感受邪毒、情志不畅、饮食劳倦损伤心神而诱发或因湿浊、痰饮阻于局部,造成心脉不畅,引心中悸动而生。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素问》认为其原理是“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下文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整理研究。

  1. 感受外邪

早在《黄帝内经》中即已认识到心悸的发病与外感有关。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正如《素问》所言“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可见风寒湿邪侵袭血脉,内犯于心,加重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进而诱发心悸。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曰“风邪搏于心脉,则悸动不定”,进一步认为风邪侵袭心脉可导致心悸的发生。

宋太医院《圣济总录》中强调“若心气虚怯,则风邪乘之,风主躁动,所以神志不宁,故令惊而悸动不定也”,指明心悸发病是由风邪乘虚侵袭心经而成。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有“有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之说。

后世医家朱橚普济方》在总结其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详细阐述言“忪悸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忽忽若有所失,恐恐如人将捕,此乃外邪”。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四时不正之邪侵袭人体,导致经脉运行不畅是引发心悸的重要病因。

  1. 心血不足

心血不足,血不养心,神无所归常能导致心悸的发生。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济生方》提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是也”,指出怔忡则常由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成。

明代《普济方》指出“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认为心藏神,主神志,故心血不足,神无所依之时,是导致心悸发病的重要病因。

清代唐宗海血证论》亦承其说“血不养心,则神气浮越而悸”。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则有言“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以上论述非常明确地阐述了心血不足,心脉失养,神不守舍,是最终导致心中悸动不安的主要原因。

  1. 瘀血阻络

心主血脉,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故心悸不安。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早在《素问·痹论》中即提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指出心脉痹阻,营卫气血运行不畅,亦可导致心悸。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对于心悸的认识列有“心跳心忙”。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认为用血府逐瘀汤行气活血化瘀,可以治疗心悸,进一步说明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心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热扰心神

各种原因导致的火热之邪扰及心神,皆可出现心悸,但对于火热之邪出现的原因,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刘完素认为心悸的病机多为“心火热甚”,曰“惊,心卒动而不宁也。火主于动,故心热甚也”。

在此基础上,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进一步发挥,其言“悸之为病,是心脏之气不得正动,而为火邪者也”。

并根据包络之火的特性,结合五脏之气化火,提出“五脏有五疾,皆能与包络之火合动而作悸的观点。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曰“又有胃火强梁,上攻于心,而跳跃者”。可见火热之邪,上扰心神亦可导致心悸。

三、治疗

仲景之《伤寒论》首开心悸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后,历代医家对心悸的认识日趋全面,经过对古代医籍文献的整理,现执简驭繁,将治法概括为以下几类。

  1. 辨证论治

1.1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气血虚损,心神失养,是心悸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补益气血、养心安神、调和心脉,恢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能达到悸止神安目的。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诸病源候论》曰“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其明确指出因心之气血虚弱而出现悸动时可用补益气血之法来治疗。

皇甫中在《名医指掌·惊悸怔忡健忘证》中将惊悸分为血虚惊悸和气血两虚。

“血虚惊悸者,治以四物汤贝母橘红黄连、山栀;气血两虚者治以益荣汤、天王补心丹”,详细阐述心悸有气血两虚和血虚之分,临床上应加以辨证以准确用药。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清代汪启贤在《济世全书》中亦对气血虚弱所发之心悸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曰“元气虚惫,精神恍惚,心思昏愦气不足,健忘怔忡者,治以加味宁志丸。

心气不足,恍惚怔忡,惊悸健忘者,治以定志丸。

心脾两虚惊悸,怔忡,无寐,自汗盗汗,饮食不甘,怠惰嗜卧者,治以归脾汤”。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多认为在治疗心悸虚证应补益气血,恢复心脉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到达心神得养,悸止神安目的。

1.2 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此法用于治疗痰浊阻滞心气,上焦气机不得宣畅所生之心悸。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论治对由痰浊诱发的惊悸有曰“痰迷心膈者,痰药皆可,定志丸加琥珀、郁金”,认为若痰浊阻于心窍时,应当在宁心安神之上佐以化痰之药,使机得以宣通,加强宁心安神之功,方中菖蒲、琥珀、茯苓皆重在化痰清心开窍。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对此法总结前人经验加以完善,总结言道痰迷心窍而惊者,温胆汤或茯苓饮子,甚者朱砂消痰饮。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风热生痰,上乘心膈而惊悸者,简要济众方”,对心悸兼痰的各种症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所用之方剂根据其兼症不同进行了辨证用药,但都不离理气化痰之法,以达到痰消悸止之功。

1.3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此法用于治疗心阳虚衰,心失温养或水饮痰浊停聚于心,火不制火,上凌于心所引发的心悸。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张仲景对于治疗阳虚水饮内停之心悸有其独到得见解,如在《伤寒论》中曰“发汗太多。

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用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振奋心阳而止悸,又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真武汤主之”以温阳化水而定悸。

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对此心悸有言“怔忡者,水气凌心,轻则用小半夏汤,倍加茯苓以泄之;重则用桂枝茯苓大枣甘草汤以安之。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再重则用真武汤以镇之”,明确说明心悸之水气凌心有轻重缓急之不同,用药亦有不同,不可盲目使用,要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1.4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此法用于心气不足,胆气怯弱,善惊易恐所致的心神动摇,神浮不敛而成之惊悸,法当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济生方》中有言“夫惊悸者,心虚胆怯所致也,治之法,宁其心以壮胆气,无不瘥者矣”,认为惊悸因心虚胆怯之人则多患,所理应当以强心安神,定志镇惊为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

清代何梦瑶《医碥·杂症·惊》曰“惊则气上,以重坠之药镇其浮越,丹砂龙骨之类”。

认为因惊吓所致气机逆乱,神魂不藏而成心悸者,用重镇安神,以定其志之药疗效最好。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清代以前,历代医家对于治疗因瘀血阻络,心脉不畅所致心悸,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至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心悸的产生多与瘀血有关,曰“大凡用归脾、安神之方药无效者,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此方是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桔梗牛膝而成,王清任用此多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可见活血化瘀法亦是治疗心悸的重要举措。

  1.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心悸病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对其取穴及手法运用亦多有论述。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在《普济方·针灸门·心惊悸》中详细列举出治疗心悸的穴位,极大地发展了应用针灸治疗心悸的方法,其曰“少冲治心风惊悸,穴少府治惊悸少气,穴阴、间使、二间、厉兑疗惊悸。

穴间使治惊恐。穴京骨大钟、大陵治惊悸,穴风府疗心惊悸。心松少力。穴大横。灸五十壮”。

清代雷少逸《灸法秘传·惊悸怔忡》言“医家虽有辨别,总灸上脘穴为宜”,指出心悸发病病因虽有不同,但在治疗可总以灸上脘穴,以宁心安神为主。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针灸亦是治疗心悸行之有效的一种举措。

食疗基于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食疗成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尤其对于慢性疾病,由于其口感较之一般中药较易为患者所接受,在慢性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心悸治疗亦是如此。

早在宋代《太平圣惠方·治虚劳惊悸诸方》中就有以紫石英、煎汤煮粥治疗虚劳惊悸的记载。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紫石英本有镇心安神之功效,又因为紫赤色,为心经所主,可以治疗因心血虚弱,心神失养所致之惊悸。

明代龚廷贤在《种杏仙方》中曰“治被惊骇,心神不安,心跳不宁。用猪心,劈开,入朱砂末于内,纸包火煨熟食之”。

又在《鲁府禁方·怔忡惊悸》中提出,以人参、当归、猪腰子煎汤,治疗心气怔忡。

中医学对心悸疾病的认识,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可见食疗法的应用对于治疗心悸也是行之有效的。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经验,且疗效显著,因此考察心悸之源流对指导临床十分必要,遂考镜源流,整理如上,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不折腾人财物,共育医学新高地 医院高校探索新型“联姻” - 天天要闻

不折腾人财物,共育医学新高地 医院高校探索新型“联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张华 朱嘉乐近期,医疗界接连上演重磅“联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正式挂牌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牵手广东药科大学、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姻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挂牌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与高校“联姻”热潮背后的深层需求是什么?新型...
乳腺癌多是“拖”出来的,女人身体若有3处异常,应及早就医 - 天天要闻

乳腺癌多是“拖”出来的,女人身体若有3处异常,应及早就医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中的“高危”疾病,虽然现如今早期诊断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依然有很多女性因为对病症的不重视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很多时候,乳腺癌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发展、逐步显现的过程,往往是因为忽视了身体的某些异常信号,才导致病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 天天要闻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据南方日报报道,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 天天要闻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患者,以及处于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等特殊阶段的女性应该如何科学运动?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 天天要闻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半岛网7月8日讯(记者 张家瑞)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内科学科带头人钟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华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郑强、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声心动图室许红晓副主任医师等支持下,心内科冠心病与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结构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 天天要闻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控糖不是牺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艺术。”【第一关】不控糖,生活随时“断电”!你有没有试过:饭后血糖飙升,整个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来,才发现手脚发麻、眼花头晕?这不是小问题。糖尿病不是简单“少吃甜”就够了,它像隐形炸弹,藏在每一口饭、每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闻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刚上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做实习保安的大二学生邝艺年就做了一件很“帅”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门诊大厅外。邝艺年见状,冲上前去将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冲向急诊室。从发现到交接给医生,只用了两分钟。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发5日上午十一时许,当时该患者正在门诊大厅外,突然无法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