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或被世卫下属组织列为“可能致癌物”,中国饮料品牌这么回应

2023年06月29日21:58:08 健康 1586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牙韩翔

6月29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指出,阿斯巴甜或将于今年7月14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阿斯巴甜是食品饮料行业最常见的人工甜味剂之一,例如无糖可乐口香糖或者调味乳中都有它的存在。

事件缘由是本月初,IARC在召集外部专家开会后做出了上述结论,该会议主要依据所有已公布的研究证据,评估哪些物质对人体有害。此外,世界卫生组织旗下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会在6月底开始展开对阿斯巴甜的评估,从而决定人类摄取该物质的安全剂量是多少。

这一结果将与IARC的裁定在同一天,也就是7月14日公布。

IARC的一名人士对路透社称,IARC和JECFA的裁定结果在7月之前都属于机密。但他也补充道,两者的结果是“互补”的,因为IARC的结论是“理解致癌性的首要根本步骤”,随后JECFA才进行对此进行“可能性评估”。

阿斯巴甜或被世卫下属组织列为“可能致癌物”,中国饮料品牌这么回应 - 天天要闻

消息一出,食品饮料圈的协会与公司纷纷站出来表态。

国际饮料协会(ICBA)执行董事Kate Loatman说,IARC此说法与长期以来大量的高质量科研结论相悖,或会误导消费者放弃安全的无糖与低糖选择,转而消费更多的糖分。

“我们仍然相信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因为我们与来自90多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局对其进行过的安全评估。” Kate Loatman说。

国际饮料协会的回应中还表示,与IARC的结论相反,2022年4月IARC的上级机构世卫所发布的一份审查报告显示,较高的低卡路里或无卡路里的甜味剂消费与癌症死亡率之间“没有明显关联”,也不会造成任何形式的癌症。

而国际甜味剂协会(ISA)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指责“IARC并不是食品安全机构”,并认为该机构对阿斯巴甜的评估“在科学上并不全面,因为它以许多广遭质疑的研究为基础,可能误导消费者。”这个协会里的诸多成员包括了玛氏箭牌可口可乐,它们都推出了含有阿斯巴甜的产品。

此外,也有一些中国品牌立即撇清与阿斯巴甜的关系。

元气森林方面表示,该公司全线产品也不含阿斯巴甜,“元气森林配料表更干净,元气森林可乐0糖0脂0卡0阿斯巴甜。

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称,去年11月已经将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罗汉果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其提取物“罗汉果糖昔”是天然甜味果糖物质。

这款让它们急于避开的甜味剂存在已久。

阿斯巴甜于1965年被美国化学家James M. Schlatter在合成制作抑制溃疡药物时无意间发现,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甜味剂之一。

1981年,阿斯巴甜获得FDA批准上市。根据FDA的安全性评估,每日最高摄入量为50毫克/千克。此后阿斯巴甜获得100多个国家和权威机构的认可,中国在1986年正式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应用。

由于阿斯巴甜的甜度可达蔗糖的200倍,且几乎没有热量,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成为蔗糖的替代,广泛使用于多种日常食品和饮料的加工和生产中。

在中国市场,一些消费者熟悉的产品如好丽友木糖醇无糖口香糖、玛氏Extra口香糖、零度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无糖、蒙牛真果粒等都添加了阿斯巴甜。

但从FDA批准上市的那天开始,对于阿斯巴甜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

197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阿斯巴甜为食品添加剂,但此后针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出现了一些争议和流言,美国国会曾对此召开听证会

一份2007年的医疗审查结论是:“现有的科学证据显示,在目前的摄食标准下,阿斯巴甜为一个非营养性添加甜味剂是安全的。然而,由于其分解产物包括苯丙氨酸,因此患遗传性疾病的人,如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必须避免阿斯巴甜。”

2022年,法国一项针对10万名成年人的观察性研究显示,过量摄入包含阿斯巴甜在内的人工甜味剂,则可增加癌症风险。随后,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John L. Sievenpiper指出,该研究结果有得出反向因果关系的风险,不足以对人工甜味剂与患癌风险之间关系作出充分解释。

而在中国,关于阿斯巴甜的争议也不断。

“凡是国家许可使用的甜味剂,按规定使用是安全的。但有些产品可能对部分人产生一些健康方面的影响,学术上有争议,比如阿斯巴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曾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各国政府机构对此持谨慎态度,但尚未禁止阿斯巴甜的使用。”

从消费端来看,在非议中阿斯巴甜的市场正在逐渐萎缩。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的数据,2015年-2019年,阿斯巴甜和安赛蜜是国内产量最大的人工甜味剂,但由于阿斯巴甜的健康问题,产量逐渐缩减,年均复合增速为-14.1%。而随着性能更优的甜味剂的应用,阿斯巴甜的应用空间会不断收窄。

阿斯巴甜或被世卫下属组织列为“可能致癌物”,中国饮料品牌这么回应 - 天天要闻

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称,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选择是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它们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速远高于安赛蜜和阿斯巴甜,分别为18.9%和29.9%。元气森林使用的便是赤藓糖醇,它所掀起的无糖饮料风潮也带火了一批赤藓糖醇的供应商,纷纷冲击上市。

至于食品饮料行业的无糖产品是否会因为IARC的一纸判定而受到影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厉曙光则称,“也不会有想象中的影响那么大,阿斯巴甜不能用了,还有安赛蜜、纽甜甜菊糖苷蔗糖素等甜味剂都可以用。”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酒店光脚洗澡会感染HPV?真相来了!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酒店光脚洗澡会感染HPV?真相来了!医生提醒

近日,一则“酒店光脚洗澡感染跖疣病毒”的新闻引发关注,不少朋友担心。还有网友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类似遭遇提醒大家引以为鉴酒店光脚洗澡能感染HPV?这种由HPV感染的跖疣病毒是什么?真能通过接触浴室地板传染吗?出门在外还能安心洗澡吗?“跖疣病毒是生长在足底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寻常疣,是HPV感染皮肤或黏膜引起的良性...
爱点亮世界,23岁唐氏综合征患者重见光明 - 天天要闻

爱点亮世界,23岁唐氏综合征患者重见光明

三湘都市报7月6日讯(全媒体见习记者 袁红霞) “能看得清我了吧,开不开心?”7月6日,长沙市第二福利院的活动室里,23岁的果果(化名)听到副院长沈雪芝的询问,用力点了点头,脸上挂着纯真的笑容。在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他成功完成了白内障手术,眼前模糊的世界逐渐清晰。果果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在长沙市第...
在药店购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天天要闻

在药店购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不合...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 天天要闻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在中药的庞大世界里,每种药材都有独特“本领” 。整理出 34 味“药性之最”中药,从止血到养肾,涵盖多种功效,对症养生超实用,中医爱好者、养生达人必看~ 一、补益类:补出满满元气 补阳之最:鹿茸,给阳虚体质添火力,温补肾阳超厉害 。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 天天要闻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7月的广州增城,荔枝红透枝头。来自荷兰的运动爱好者安妮(化名)捧着刚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脸上却难掩因腰腿痛带来的愁容。谁料想到,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旅程,竟让她在岭南之地,邂逅了驱散数月病痛的“东方智慧”。10分钟微创术:针尖上的“精准狙击”近日,增城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科)诊室里,安妮扶着腰部,用...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