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颈部长包呼吸困难,医生拆除“颈部炸弹”

2023年05月10日23:57:14 健康 2796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

通讯员 贝兰

江西的吴爹爹(化姓)总感觉呼吸困难,检查发现竟是颈部隆起包块所致,当地医院怀疑是罕见的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紧急转运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日前,专家团队为他成功“拆弹”,目前老人恢复良好。

4月29日晚,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山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外科盛柳青博士接到一位江西九江同行的电话,称接诊的患者颈部出现一个包块,最近越长越大,初步检查怀疑是罕见的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由于当地没有处理这种疾病的条件和经验,医生考虑到包块继续增大,有可能压迫气管导致患者窒息,希望转来武汉治疗。

当晚,老人转至武汉,值班医生尧小龙博士将他接到神经外科icu。医生初步检查发现,病情比想象中更复杂和严重:患者肾功能不全,还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等问题,此时右颈部可以看到鸡蛋大的包块,气管有轻度受压,病情较危急。当即,尧小龙迅速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并提请全科讨论病情。与此同时,护士在病床边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器械和设备准备。

男子颈部长包呼吸困难,医生拆除“颈部炸弹” - 天天要闻

专家团队在手术中(通讯员供图)

在治疗上,神经外科团队设计了两套方案:一种是在局麻下通过介入治疗,用覆膜支架修复颈总动脉的破口;另一种是在全麻下,用球囊导管在血管内临时阻断颈总动脉血流,通过外科手术修补动脉上的破口。经过充分准备,5月1日,脑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李俊教授带领血管介入团队,副主任医师别毕洲带领颈动脉外科团队一起,在复合手术室、麻醉科的配合下,按计划开始手术。

术中血管造影发现,颈总动脉近端有一个明确的破口。考虑到患者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全身麻醉,多学科专家再次讨论后决定,选择局麻下介入治疗。随着导丝到位、破口定位、支架精准释放,颈总动脉成功修复,出血停止。患者局部肿胀、压迫感明显好转。5月10日,患者转回当地继续治疗。

李俊教授介绍,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罕见且凶险的疾病,风险高、手术难度大,该疾病发病可能与外伤、动脉壁损伤等有关。由于患者出血在颈部,与气管紧邻,如果出血汹涌,血肿快速增大,就会压迫气管引起患者窒息而危及生命。李教授提醒,当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发现包块时,切忌盲目按摩、针灸等治疗,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来源:极目新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闻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别嫌我冲!”走得快,似乎是一种动力满满的状态,而走得慢,则给人一种悠闲、从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诉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响寿命,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意外?有研究显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