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涨回5万,心脏支架重返“天价”?业内:便宜反而不好用

2023年05月06日18:19:03 健康 1162

短短几毫米,看似不起眼的心脏支架,其实有着很大用处,它是心血管患者们的福音。但是,该技术曾经门槛较高,花上十万也很正常,对于一般人来说相当于用掉一年的工资,因此相当一部分患者用不起。

近些年,我国医保局通过心脏支架的“集采”,将其均价从1.3万下探至700元,本来是件好事。但没想到的是,仅仅2年多的时间,市面上的心脏支架又重返“天价”,有的甚至达到5万。何解?

  1. 支架重返“天价”,业内:便宜反而不好用

2020年心脏支架集采后门槛大降,在国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但降价造福于老百姓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例如,国内心脏支架市场在集采后从150亿锐减至10亿,心脏支架利润被大幅挤压,各方积极性自然要受到影响。

700元涨回5万,心脏支架重返“天价”?业内: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闻

据业内人士透露,支架降价后,供货效率大打折扣,甚至有供货商直言利润太低,只能用便宜的快递发货。更糟糕的是,很多小众支架由于“不赚钱”导致货源短缺。换句话说,便宜的反而没货、“不好用”了,患者只能苦等。

可能有人会说:“再等等就好了”,但与时间的赛跑,又有多少人等得起呢。普通人想尽快赢得时间,而占据更多财富的富人更是如此。

例如硅谷富豪彼得·迪尔为此冒险尝试与18岁小伙交换“年轻血液”;94岁的港富李嘉诚为迈过百岁门槛,赴美求取156万一克的某种“莱特唯键”类分子。也正出于此,市面上出现更先进的“可降解支架”后,患者争相获取,哪怕5万一根。

700元涨回5万,心脏支架重返“天价”?业内: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闻

而业内人士也指出,心脏支架也会因为技术的升级而迭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更先进的支架,当然能给自身带来更好的保障。

  1. 防患于未然,投资健康胜过病急投医

专家表示,心血管疾病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像经常性的心慌、气短、胸闷刺痛等等,可能就有相应的隐患。据悉,我国有近30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早逝;而国际医学研究显示,有近60%的心血管疾病能够防范。所以,防患于未然,投资健康胜过病急投医。

700元涨回5万,心脏支架重返“天价”?业内: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闻

对于普通人来说,办卡健身、吃好睡好就是投资健康,但对于能接触到更多资源的富豪来说,他们的投资可谓简单粗暴。例如李嘉诚,在接触“莱特唯键”类分子剂后,直接拿出2亿支持相关抑衰生科企的研发。那时候,李超人还得意地表示,自己好像有了20岁的感觉。

据了解,该分子从2013年起被大量研究,或能助力人体壮年期,钳制老衰,从而减少相关疾患的发生。曾几何时,该分子还被美日等国垄断,国内很难见其身影。好在近年我国港企通过技术迭代,将“莱特唯键”门槛打落95%,以三位数的月成本被京东、猫等引进,在国内完成初步下沉。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分子触达主要人群为中老年男性,基本覆盖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该分子在人群中认知范围的扩大,会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投资健康”的好处。

700元涨回5万,心脏支架重返“天价”?业内: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闻

当然了,李嘉诚押宝大健康不是个例,除此之外,股神巴菲特、前世界首富贝索斯等均有涉足,他们同样对自己的健康有着更多的期许。

  1. 生命科技井喷,健康寿命理念深入人心

近20多年来,生物科技发展井喷,不仅仅是心脏支架类似的医学器械在持续提升,“注重健康寿命”的相关科技也促使人类向着更高的门槛迈进。

如果说医疗科学是为了帮助人们从病痛中脱困,那么生命科技就是基于更先进的理念,更加注重生命周期内的健康状态及壮年期长度,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活着。

科学家基于各种理论,预测人类理应活到120岁,如果科技发展水平足以支撑这一预测,能活到这个岁数的你,又会做些什么呢?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上周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 天天要闻

上周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健康周报2025年第17期 总第125期(4月28日—5月4日)1.省卫生健康委医院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顺利召开4月29日下午,省卫生健康委医院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医院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聚焦中央要求,落...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 天天要闻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私德与医德,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著名妇产科专家田孝坤的最后一台手术,是在自己年逾80且“身上插着尿管、血管造瘘管,挂着尿袋”的情况下做的.当时在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名山区农妇。她因子宫切除手术损伤造成了尿瘘,在当地做过两次修补手术都没成功。不想垫着尿片度过余生的患者,抱着最后一丝...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 天天要闻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人类的寿命更长了,但生活质量也更好了吗?数据显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数量众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堪忧。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习惯改变,让身体年龄比实际更年轻?如何让提升你的健康寿命,既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如何从零开始学做人生的健康规划,让你从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眼睛干涩、打不起精神,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没熬夜、也没喝咖啡,却总是觉得脑子像糊了一层浆糊——这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亏虚,身体就像缺了一桶“润滑油”,眼睛干燥、睡眠难安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 天天要闻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有位朋友跟华子说,他现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压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剂量或是换成其他降压药物,比如氨氯地平呢?华子告诉他,增加剂量或是换药,都不算最好的选择,其实可以考虑在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增加氨氯地平进行联用,很可能会出现“1+1>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极目新闻通讯员 童萱摄影 陶继东5月5日,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院长胡俊波率队深入光谷生物园科创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同济医院在此推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同济医院科创成果、科创产业的积极推进,不仅是同济医院在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征程中的关键一环,更是医院肩负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使命,积极融入国家...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夏天来了,很多人手上会长一些透明的“小水泡”,虽然不疼,但是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不小心挠破后,里面会流出一些液体。这些既影响美观又奇痒无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么?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 天天要闻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涉事论文于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图/电子杂志截图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引发广泛关注。论文中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会患子宫肌瘤?该论文被指“过于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