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进入高发期,症状与新冠有何不同?会不会引发重症?

2023年03月11日19:45:04 健康 7886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我们能从症状上区分甲流与新冠吗?甲流新冠会叠加吗?……

为此,科技日报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

甲流典型症状为发热 与新冠叠加的概率较低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4大家族,其中甲型流感较为常见,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

“甲流的潜伏期通常在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王宝增说。

王宝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甲流与新冠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

“但是,甲流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与全身肌肉酸痛,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轻症与无症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些情况。”王宝增说,“此外,新冠还可能会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新冠病毒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感染中相对少见。”

“特别是对味觉和嗅觉的影响,是新冠病毒的特点。”王宝增补充道。

“从临床来看,非重症的新冠患者发生肺炎的情况比甲流多一些,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感染甲流后出现肺部疾病等重症的案例比新冠少。”王宝增说。

对于甲流与新冠的叠加,王宝增表示这种情况几率很小,即使出现,非高危人群出现危重症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都对新冠有了免疫力,同时感染新冠与流感的概率很低,即使出现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也不一定就会成为危重症。是否成为危重症与个人的体质有关,对于非高危人群,即使同时感染两种病毒,自身较强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发生危重症的风险。”王宝增说,“但建议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群体,还是继续做好防护。”

王宝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感染甲流后所产生的抗体有效期一般为半年。“近三年来,很多人没有接种流感疫苗,也因为较好的个人防护没有得过流感,所以流感的抗体水平偏低。近期人群聚集的情况增多,所以出现了较多感染的报道。”王宝增说。

预防甲流,首选接种流感疫苗

王宝增表示,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一般是10月。当然在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王宝增说。

除了流感疫苗外,甲流其他的防护措施与新冠防护基本相同。

“可以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区域,如果去就戴好口罩,不揉眼鼻,在公共场合,如果需要咳嗽和打喷嚏,尽量用手臂、纸巾遮住口鼻。回家后换下外衣,家里定时开窗通风。居家消毒可以选择酒精和含氯消毒液。”王宝增说,“如果家中没有甲流患者,不必要在家中进行大范围的消毒。对于小规模的暴发,可用含氯消毒液对房间进行擦拭。”

如果感染了甲流,也不必恐慌。“对于体质较好的群体而言,可以对症治疗,部分群体也可以不经治疗自行痊愈。”王宝增说,“但对于高危人群,例如婴幼儿、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是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高烧、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需要积极就诊,避免延误病情。”王宝增强调。

王宝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感染甲流后一定需要注意休息,建议3至4周后逐渐恢复运动。

“无论是新冠还是甲流,只要发生了病毒感染,都可能对一些身体器官带来损害,特别是心脏。因此感染后休息3至4周再运动,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风险。”王宝增说。

(来源:@科技日报)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老年痴呆,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种。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与认知,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 天天要闻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天气渐渐转热,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开始整理衣柜,将衣物进行“大换季”。近日,来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两天天气晴好,她休息在家,便开始了“换季工程”。岂料,整理完衣柜后,她病倒了,体温最高到了40℃。正当大家以为是累得病倒的时候,却查出是肺“发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 天天要闻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你知道吗?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约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对于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为了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而在血透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