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内首次检出XBB.1.5本土病例,会引发新一轮疫情吗?

2023年02月18日20:24:12 健康 2613

最新!国内首次检出XBB.1.5本土病例,会引发新一轮疫情吗? - 天天要闻

从17日晚间开始,#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xbb.1.5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等话题相继冲上微博热搜。

最新!国内首次检出XBB.1.5本土病例,会引发新一轮疫情吗? - 天天要闻

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其中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这也是国内首次检出xbb.1.5本土病例,由此引发不小的关注度。

xbb 最早于2022年8月在印度被识别发现,在先后引起了印度、新加坡的大传播之后,从去年底开始,xbb.1.5又成为了美国的最主流毒株。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范克尔克霍夫白表示,在美国xbb.1.5感染人数大约每两周翻一番。

它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月25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出现这两种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中国新闻周刊》的访谈中提到,在美国xbb的一个分支xbb1.5已成为流行占比不断增大的毒株。xbb.1.5有着明显的免疫逃逸,几乎相当于一个全新病毒。与此同时,bq.1毒株也在很多国家流行。

“我们国内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感染的,这次感染之后产生的抗体至少能够保护三四个月以上,大部分人可以保护半年以上,到今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人应该都还在免疫保护期内。”李侗曾指出,目前对于bq.1和xbb的研究表明,虽然它们的免疫逃逸能力较强,但我们目前感染的ba.5等毒株对于这两种毒株仍然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

1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bq.1和xbb尚未像ba5.2和bf7一样在我国展现出传播优势,预计bq.1和xbb传播占比会逐渐升高,但不会单独引起新一轮疫情升高。预防bq.1、xbb和预防其他变异株一样,我们要加强病毒变异和疾病严重性等情况的监测,保护好高危人群,倡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个节骨眼感冒、发烧

是新冠吗?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周六就烧了,浑身疼得要死,这感觉似曾相识……但每天测抗原都是一条线。”2月18日,李洁(化名)告诉记者,最近,她本人和几位同事、朋友先后出现了发烧或感冒的症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不会又感染了吧?’”

记者查询某短视频平台发现,像李洁一样担心自己二次感染新冠的还不在少数。对此,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发烧患者每天都有,并未感觉到近期在数量上有明显增加。而且,发烧也不一定就和新冠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相关联。

据不完全梳理发现,近期,多地都报告了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的病例,而发热也是这两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月16日就曾发文提示,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近期安徽省内已发生多起校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而流感的临床表现与新冠病毒感染的表现相似,主要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

据华声在线2月17日报道,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及急诊科已陆续接诊并治疗30余例诺如病毒感染者。台州晚报在18日的报道中也提到,台州市立医院最近夜间急诊一半都为诺如病毒感染。此外,北京、河南、浙江等多地疾控部门也都发布消息,提醒家长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发病高峰期。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14日发布的《诺如病毒胃肠炎健康提示》中也提到,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导致发热的原因,并不能说现在发热就一定代表‘阳’了。”胡洋向记者总结。

既然目前的发热可能是新冠、流感、诺如病毒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那么又如何判断自己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呢?胡洋向记者表示,患者想要自行判断自己属于哪种情况还是很难的。“如果出现发热的话,大家可以先测一下抗原,看看是否呈新冠阳性,而至于其他的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不过,就我目前所注意到的,并没有感觉到医院门诊的发热患者数量出现明显增多。即使真的出现流感流行,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对医院系统上报信息分析而取得相关数据,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胡洋说。(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央视新闻、公开信息;整理:李云鹏)

编辑:方凤娇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 天天要闻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医生说我胆固醇高,给我开了他汀……可是我还爱吃肉,还能吃吗?”“听说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类似这样的提问,在门诊上几乎天天都能遇到。确实,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选手”,很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 天天要闻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说到“健康水”,你脑子里会浮现什么?是清晨一杯温开水,还是晚饭后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饮料,它看似健康,其实却是“伪装者”,不仅会促炎、促癌,还会悄悄加剧你的焦虑——你还会相信它吗?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今天要揭开的,就是:“果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