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标准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是没感染还是无症状?专家解读

2023年01月16日19:27:09 健康 2262

“群体免疫”标准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是没感染还是无症状?专家解读 - 天天要闻

问:身边绝大部分人都“阳过”了,这算是群体免疫了吗?没感染新冠的人还会“阳”吗?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事群体免疫,群体免疫和群体免疫力是一个概念吗?

网上搜一搜“群体免疫”这个词,给出的答案是: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group immunity),是指人群或牲畜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群体免疫水平高,表示群体中对传染具有抵抗力的动物百分比高。

我认为,“群体免疫”和“群体免疫力”应区分开,“群体免疫”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内,当面临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时候,这个群体中的个体,有相当多的比例通过感染或者接种有效疫苗获得了对该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力,哪怕再有传染源进入群体内,也不会造成群体中持续的感染,这种状态为实现了“群体免疫”。而“群体免疫力”则是一个群体中具有免疫力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群体免疫力可以高,也可以低。

有关群体免疫,争议比较多,即使现在再谈这个话题,仍然会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是谩骂。但是,很多传染病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当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感染后,获得了免疫力,疫情由集中爆发高峰逐步平稳下来。这种群体免疫力不是一直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体内免疫力的下降,或者病原体变异。打破了这种暂时的群体免疫平衡,疫情又重新出现波动。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性不同,像甲肝病毒,一个人感染一次,一般终生获得免疫力,而对新冠病毒来说,目前认为感染后免疫力不是终生的,一些人还会感染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其中既有免疫力的下降导致的再感染,也有病毒变异导致的免疫逃逸。

具体到网友提出的问题,身边大部分人阳过了,是不是群体免疫了。如果身边的人比较稳定,大家都接触过新冠病毒,该感染的已经感染了,这种短时间不再出现大规模感染的现象,可以看作暂时实现了群体免疫。

如果是有些人采取了非常科学、非常严格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平时独来独处。也就是说,还有一些没有机会感染的人存在,那不算是实现了感染后群体免疫。这种情况下,一旦放松个人防护,或者传染源进入独来独处的人的生活环境中,就会有人感染。

第二个问题:没感染新冠的人还会“阳”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分析一下“没有感染的人”,其实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真正没有感染的人,这部分人没有接触到病毒,或者接触了,但是抵抗力强,没被感染。另外一部分人其实是无症状感染者,这部分人感染了,只是没有症状而已。

如果由于个人防护做到位,或者生活在一个相对偏僻,少与人接触的环境下,暂时没有感染。这部分人,一点放松防护,或者由传染源引入,就会感染。

如果属于抵抗力强,接触过病毒,但自始至终没有感染。这种情况,对奥密克戎来说,比较少见,但的确有这种人。任何传染病,哪怕传染性再强,也的确存在这种不易感染的人。这种抵抗力强,可以是终生对这种病毒不感染,也可以是某一阶段,身体抵抗力超强。如果是后者,一旦抵抗力弱了下来,碰到病毒还会感染。

另外,也取决于病毒,如果下一波有更新的变异株出现,而这种新的变异株对先前抵抗力强的人来说,抵抗力不强了,就会感染。

如果属于无症状感染者,这与有症状感染者类似,他们其实感染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体内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不一定持久,未来还有可能再次感染。

来源:来源:疾控张卫博士(北京疾控中心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

“群体免疫”标准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是没感染还是无症状?专家解读 - 天天要闻

问: 我怀疑自己是“无症状感染者”,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有没有“阳过”?还需要防护吗?

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分为不同的情况:

如果判断自己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无症状感染者,可以采用核酸检测的方法,最好是重复多次核酸检测,单次检测往往有遗漏,出现假阴性。如果核酸检测阳性,自己无症状,那就是感染了。

如果判断“曾经”阳过,比较难,也比较复杂,具体也分为不同的情况。

没有打过疫苗的人:

可以通过检测新冠抗体的方法,主要检测的是新冠病毒的igg,igm抗体。这两种抗体代表的意义不同,igg抗体持续时间长,一般是现在及过去感染。igm抗体阳性持续时间短,一般代表近期感染。但考虑到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检测有误差,不同的检测试剂、检测方法,结果会不一样。另外,抗体检测结果还受到身体其它疾病、其它因素的干扰,可能出现假的阳性或者假阴性,所以,只作为是否感染的参考。

打过灭活疫苗的人:

因灭活疫苗接种后,身体产生的抗体类型与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类似,针对病毒n蛋白、s蛋白等的抗体都有。不容易区分自然感染,还是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特别是接种疫苗三个月以内的人,更不容易区分。

如果接种灭活疫苗时间很久了,比如,超过半年,甚至一年了,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体内的抗体降低了。这个时候,采血检测抗体,如果抗体滴度很高,很有可能近期感染了。

打过除灭活疫苗外的疫苗:

如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这些疫苗一般是用新冠病毒的s基因或者s基因的一部分,如受体结合域(rbd)基因,重组到载体中,在人体内合成新冠病毒的s蛋白,或者受体结合域多肽蛋白,或者是体外生物合成相关的蛋白,作为抗原(疫苗),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或者受体结合域的抗体。

所以,打了以上非灭活疫苗的人,体内不会有n蛋白产生的抗体。可以通过检测n蛋白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

如上所述,抗体检测误差较大,人体抗体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只能是参考。如果有条件,可以测一下。为了提高可靠性,最好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至于是否需要防护,在人类结束新冠疫情之前,适当防护,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需要防护。

来源:来源:疾控张卫博士(北京疾控中心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

“群体免疫”标准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是没感染还是无症状?专家解读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产创新减重药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轻度脂肪肝 - 天天要闻

国产创新减重药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轻度脂肪肝

7月7日下午,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出上海首张处方。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小英为一位超重并伴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开具这一处方,这也标志着该中国创新减肥药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这名患者今年27岁,身高1米83,体重93公斤,BMI达到27.77,此前在体检中发...
泪目!工厂打工男子拒绝手术,医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 天天要闻

泪目!工厂打工男子拒绝手术,医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在东莞一家电子元件厂的流水线上,38岁的章明正重复着日复一日的装配工作。2023年初春的一个下午,这个沉默寡言的陕西汉子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传送带旁,工友们看见他面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深蓝色的工装。"像有把刀在胸口搅动",这是他被送到东莞市人民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 - 天天要闻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7月7日电 (郑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简称“福州青创”)、海峡青年综合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两岸青年共同探讨中医药研习与创业。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 天天要闻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经成为许多人缓解压力、恢复精力的重要习惯。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恰到好处的午睡能带来“灵光一闪”,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时报资料图研究发现:午睡一会真能灵感迸发!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个问题无果,午睡醒来后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 天天要闻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浙江94岁的张爷爷身体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发现自己肚子里有个会跳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认为这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直到就医检查,连医生都震惊了…腹中竟有一个直径超8厘米、长度达15厘米的巨大腹主动脉瘤直到近期,张爷爷前往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天天要闻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资料图“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