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的白骨被做成标本,放在人体科学馆门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2年12月11日23:11:12 健康 1491

在我们现代很多人的观念里,人死后,入土为安是对其最大的尊敬。不仅是后辈对长辈的孝顺,也是长辈劳碌一生所应该享受的仪式。但是在昆明有这样一对夫妻,两人被双双做成标本,放在了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标本室门口,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一定很好奇,那就往下看吧!

夫妻两人的白骨被做成标本,放在人体科学馆门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原来是在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标本室门口,矗立着一对夫妻的骨架标本。一直有人好奇这里怎么会存放着一对夫妻的骨架?人死了不是入土为安最重要的吗?一连串的疑问让人无法沉静下来。

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疑问,当我们走进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的时候,会发现在门口的这两副骨架,一个高一点,在左边,一个矮一点在右边,如果你在仔细观看的话,会发现这是一对夫妻,这一副骨架到底是谁呢?

夫妻两人的白骨被做成标本,放在人体科学馆门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经过了解,那副左边高一点的骨架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秉权,那副右边矮一点的是他的夫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教授胡素秋。那么这两人的骨架为什么没有入土为安,反而挂在这里呢?这还要从两人的认识开始说起。

李秉权出身贫穷,青少年时期有目睹国家被日寇蹂躏,因此自幼发誓好好读书,报效国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学后他考上了云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47年7月的时候获得了学士学位,也算是成为了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解放后在云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任外科医师。

夫妻两人的白骨被做成标本,放在人体科学馆门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为了能够做好本职的工作,李秉权没日没夜的干,两年后,也就是1949年的时候,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爱人,这个比自己小一届的校友胡素秋,看对眼的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结婚之后的两个人并没有像其他夫妇那样你侬我侬,而是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医疗事业。

最终,在国家的大力培养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李秉权成为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神经外科医师之一,或许是他太想为百姓,为国家做点事情了,他在没有专门病床,没有固定助手,没有开颅专科器械设备,没有专科护理的情况下,创立了云南省第一个脑系科门诊,被人们称为“云南开颅手术第一人”。

夫妻两人的白骨被做成标本,放在人体科学馆门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秉权冒着风险,承担着责任,开始了他漫长的医师之路。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因为他的百折不挠,为百姓诊治神经方面的疾病,从此云南的百姓再也不用到外省去做手术了。于此同时,他的夫人胡素秋也在妇产科主任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并且用她精湛的医术救了很多病人。

两人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治病。两人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却依然坚守在医院,为成千上万的病患诊治疾病。李秉权因为是做手术的,他一直到拿不动手术刀才从手术台上退下来,而他的夫人胡素秋直到85岁的时候才真正的退休。

夫妻两人的白骨被做成标本,放在人体科学馆门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或许是上天在和我们开玩笑,天降不幸,2005年从医58年的李秉权离世了,享年83岁。按照他的遗嘱,他把他的遗体捐献了出来,供学生们解剖,可以从他的身上查看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的病理知识,毕竟这些病他都有,对于学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都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在解剖完,剩下的骨架还可以供教学使用,一举多得。

夫妻两人的白骨被做成标本,放在人体科学馆门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十年后,李秉权的夫人胡素秋离世,而她竟然选择了丈夫的选择,最后在2019年,这两位共同走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人再次携手同行了。根据他们的遗嘱,把他们的骨架做成了人体标本,存放在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标本室门口,这就是我们开头看到的那一幕,一对夫妻被做成人体标本。

这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他们用这种十分特殊的方式,在离世后依然保持着对彼此的爱,守护他们所热爱的医学事业。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
中日友好医院肖某确在患者麻醉时中断手术离场!处罚结果公布 - 天天要闻

中日友好医院肖某确在患者麻醉时中断手术离场!处罚结果公布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其妻子举报违反生活纪律、医德医风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5月15日,南都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事发后,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派出工作组进驻涉事单位,会同有关方面,对肖某执业行为、医德医风等进行彻查,现将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肖某(左)。据通报,肖某,男,1986年10...
凌博士亮相29届CBE上海美博会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引领国货抗衰新浪潮 - 天天要闻

凌博士亮相29届CBE上海美博会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引领国货抗衰新浪潮

2025年5月12日,第29届中国美容博览会(CB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作为全球美妆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200余家展商,展出超过7万款美妆新品与科技成果。在这场国际化的美妆盛宴中,中国科学家品牌凌博士携其核心科技“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惊艳亮相,以创新实力诠释国货护肤从“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