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2022年11月29日22:37:19 健康 1570

近日,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会议以“传承、发掘、求索、创新”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国内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顶层专家授课交流,致力搭建精品学术平台,鼓励创新思维,促进了中西医结合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与岳阳医院联合承办。

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葛均波院士,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吕文良为大会致辞,肯定了近年来专委会在主任委员、岳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吴宗贵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开展党建扶贫、举办各类学习班、编写专家共识、开展循证研究等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做了大力推广,取得了卓越成绩。

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

胡鸿毅副主任、副局长指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为我们医疗卫生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心血管病的复杂性,正是西医和中医的交汇点,中西医要相互学习,有机结合,提高心血病的诊疗水平和治愈率,这是我们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

我院院长周嘉向参会的全国各级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医生致以热烈欢迎。周院长指出,中西医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代表着整体医学的发展方向,在祖国医学史上也享有盛誉,是我国医学独具的特色和优势。周院长希望本次学术会议能为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交流平台,为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的人才搭建培养平台,希望广大同仁能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道路。

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

大会主席吴宗贵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感受到党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期待,坚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顶层设计的重视下,中医药将引来最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

大会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兼容、互补、融合”的理念。从屠呦呦团队发明青蒿素,到周嘉团队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从陈可冀院士“活血化瘀”的机制阐明到吴宗贵教授“血脉神明同治”的雅静胶囊,无不阐释了中国原创正重新走进公众、走向世界,这场学术盛宴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中西医结合人锲而不舍的战斗士气。

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

大会还进行了专委会换届改选,我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樊民当选第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我院心胸外科主任陈彤宇当选第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研究室副主任刘爱军、心病科周训杰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崔海明副主任医师、伍锋副主任医师当选第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青年委员。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中西结合工作者指明的道路。中医西医,和而不同,我们要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在中西结合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第六届第二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岳阳医院召开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老年痴呆,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种。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与认知,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 天天要闻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天气渐渐转热,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开始整理衣柜,将衣物进行“大换季”。近日,来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两天天气晴好,她休息在家,便开始了“换季工程”。岂料,整理完衣柜后,她病倒了,体温最高到了40℃。正当大家以为是累得病倒的时候,却查出是肺“发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 天天要闻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你知道吗?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约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对于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为了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而在血透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