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7人脑梗,最年轻23岁,不抽烟也不喝酒!专家提醒

2022年10月14日20:30:38 健康 1616

气温骤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连续收治多例突发脑梗的患者

最多一天收治7例

其中最年轻的是两名23岁、24岁的小伙

1这么年轻!23岁IT男连续赶项目突发脑梗

陕西小伙王超(化名)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晚上11点以后才到家,23岁正是努力拼搏的年纪,他和所有IT从业人员一样,会加班加点赶项目,在连续奋斗几个通宵后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

结果当晚在浴室洗澡时,他扑通一下栽倒在地,苏醒后,不仅无法说话、右半侧身体也不听使唤。午夜12点,他被室友紧急送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王超为“急性脑梗死”,对症治疗后,他的病情逐渐好转,之后被转入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其实,早在2个月前,王超就有身体不舒服的症状——反复头晕,时不时看东西模糊,会突然间短暂的眼前发黑、双目失明,随即又恢复,但是忙于工作的他却一直没有重视。

“好在抢救及时,这位年轻小伙比较幸运的逃过一劫!”急诊创伤中心主任杨小锋主任医师介绍,脑梗死是脑卒中(即“脑中风”)的一种,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80~90%。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

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75%,病死率超过20%,所以对脑中风患者来说,抢救时,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在临床上,医生遇到不少患者都因为发病时身体状态不敏感,或是发现症状时家人没有及时干预,而是选择先“缓一缓”休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等到病情严重之后再进行治疗,往往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

2可别小觑了脑梗的这些重要诱因

其实,身高1.73米的王超,体重只有120斤,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没有先天性的脑血管畸形。怎么会突然脑梗?异常的血压指标,让专家找到脑梗的“源头”。

IT工作需要他每天端坐在电脑前、很少运动,这段时间赶项目,他常常一忙就到半夜两三点、有时甚至通宵不睡,白天再稍微睡一两个小时补充睡眠。

专家分析,紧凑的工作节奏、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外加常常熬夜与久坐不动,容易让人的身体释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时下正值季节转换,温差较大,温度变化的刺激,让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的血液系统,由一系列综合性因素诱发血栓形成、造成血管堵塞,最终引发了王超的急性脑梗死。

“发生脑梗的患者,生活中必然是存在各种高危因素的,如果不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再次发生脑梗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三、四倍。”汪建文副主任医师解释,90%的脑卒中(包括脑梗塞)与各种疾病因素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一天7人脑梗,最年轻23岁,不抽烟也不喝酒!专家提醒 - 天天要闻

最好的治病方式就是“预防”。专家说,急性脑梗死的爆发就像是“点爆竹”,基础疾病是“炸药包”,而情绪上头、暴饮暴食以及熬夜不睡、压力过大等都是引燃炸药的“火星子”。专家强调:“年轻人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身体健康才是最大本钱,一定要缓解压力、控制情绪、戒烟少酒、尽量避免熬夜!”

3遭遇脑梗死,这些保命法则要记牢

“急性脑梗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发病后的6小时之内,每耽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越早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规范治疗,救治和恢复的机会越大。”杨小锋主任强调,年轻人可千万别低估脑中风的危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头晕,短暂的视物不清、黑蒙,言语含糊,嗜睡,经常打哈欠,四肢麻木、运动异常,舌根、肢体、面颊发硬以及耳鸣、晕厥等,都是它释放出的危险信号。

为了能够让大家尽快侦测到脑中风,专家推荐BE FAST原则,简言之就是:“难平衡、看不清、脸不正、臂不平、语不灵、赶快拨打120!”

一天7人脑梗,最年轻23岁,不抽烟也不喝酒!专家提醒 - 天天要闻

如何紧急处理脑中风

专家建议:

1.如果出现脑血管症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选择能治疗脑血管病的专业医院,不能等待自我转好,以免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2.让患者平躺,头转向一侧(避免如发生呕吐导致窒息),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等待救护车,不乱喂食物、水,也不要用指尖放血。

3.切记不要给患者随意服用药物,包括但不限于降压药、阿司匹林等,盲目进行这些急救,反而会帮倒忙!

(西湖之声)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0糖”疑惑调查 - 天天要闻

“0糖”疑惑调查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0糖”疑惑调查随着各地气温逐渐升高,“0糖”饮料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在满足味蕾的同时,又无需担忧过多的糖摄入,被不少消费者视为夏日最佳单品。尽管这类饮料的价格并不低,却凭借“健康牌”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0糖”饮料热度飙升
你以为正常,实际可能是缺觉的8种表现!不是打呵欠 - 天天要闻

你以为正常,实际可能是缺觉的8种表现!不是打呵欠

很多人知道“睡不够会打呵欠”,但你可能不知道,除了“呵欠连天”外,睡眠不足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有些表现,看似和睡眠无关,但其实可能是缺觉的表现。尤其是长期如此,一定要重视。你没察觉的8种缺觉信号有专家曾发文提醒,这些可能是睡眠不足的症状与表现:1、情绪波动大,易怒或焦虑一点小事就能让你炸毛,情绪像过山...
坚持这四点:能安稳睡个好觉,让“失眠焦虑”不见踪影? - 天天要闻

坚持这四点:能安稳睡个好觉,让“失眠焦虑”不见踪影?

深夜辗转反侧时,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大脑成了永不停机的放映机?白天被忽略的烦恼、未完成的计划、突如其来的焦虑,在黑暗中轮番上演。全球超3亿人正在经历失眠困扰,这个数字背后藏着现代人共同的生存困境——当生活节奏超越生理极限,我们该如何驯服这匹脱缰
低估了“放纵餐后补钾”,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 天天要闻

低估了“放纵餐后补钾”,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上个月有个客户找我诉苦,说连续三周严格管理饮食,结果周末陪孩子吃了顿烤肉自助,第二天体重回到原点。她气得想放弃:“我连烤肉酱都不敢多蘸,只吃了五片牛肉,凭什么?”翻了她三天的饮食记录,发现她吃完烤肉后正常吃饭。问题就出在这儿——放纵餐后没及
体重从129减到95,发现一个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 天天要闻

体重从129减到95,发现一个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上个月接待了一位35岁的客户林女士,她每天早晨啃两口面包就赶地铁,晚上回家总想“犒劳自己”,红烧肉配两碗米饭吃到撑。白天忙得没空吃够,晚上却总控制不住量,半年下来裤腰越来越紧。我让她试着把早餐和晚餐的吃法倒过来,两周后她告诉我:“现在早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