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和肠癌有什么关系?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2021年09月01日22:48:02 健康 1414

人们的饮食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丰富,但是其饮食结构却越来越不健康,由此导致近年来的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越发升高,其中肠息肉是较为多发的一种肠道疾病,多数肠癌是由肠息肉发生病变而来。作为肠道科医生,很多患者会向我咨询关系肠息肉和肠癌的问题,今天简单为大家讲解一下。

肠息肉和肠癌有什么关系?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 天天要闻

肠息肉和肠癌有何关联?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癌前疾病,若患有家族史的人群,癌变的风险系数会比普通人要高。肠息肉属于上皮细胞瘤,多数情况为单发,会分布在结肠、直肠中,多发性息肉瘤具有家族遗传性因素,因此,肠癌与肠息肉有一定联系。

因为大小不一样所以恶变率也不一样,根据病理类型可以分为肿瘤性的息肉和非肿瘤性的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的、错构瘤样的,这些一般来说恶变的几率特别低。肿瘤性息肉就是腺瘤样息肉,腺瘤样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分为绒毛状、管状和混合状,每一种病理类型的恶变率也不一样。管状腺瘤相对来说比较低,为1%~5%,绒毛状的相对来说恶变率就比较高,达到10~60%不等,混合性就结于两者之间。其中最具有癌变风险的为腺瘤样肠息肉,多发于结肠处,体积大小不一,小型如米粒般大小,大型如核桃般大小,质地较脆,因此很容易受到摩擦而出血,数量可达数百上千,可占领全部直肠,因此很容易引发癌变。

肠息肉和肠癌有什么关系?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 天天要闻

因此,肠息肉与结肠癌、直肠癌等肠道癌症有密切关联,肠息肉的引发于肠道内的干细胞增生有一定联系,肠道干细胞的异常增加是肠息肉癌变的因素之一,在肠道肿瘤中可检查少量干细胞标志物,这些干细胞的出现会异常增殖,从而导致癌细胞产生耐药性。因此,检测到肠道肿瘤干细胞对于诊断以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早期干预肿瘤干细胞增生能够靶向治疗肠癌。

肠息肉的癌变信号

肠息肉发展成肠癌的过程较为缓慢,在肠癌初期发作时,并不会产生异常明显的疼痛感,因此患者难以察觉,而临床上会将肠癌分为1-4期,在1-2期积极配合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虽然初期肠癌不会有显著异常症状,但是只要留心观察,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肠息肉癌变信号的。

●大便带血

中医认为肠息肉的发生是由于体内湿热毒气下行,压迫到了肠道,导致肠道内的气机循环受到阻碍,易造成经络瘀堵,产生淤血和浊气,轻则便秘或腹泻,重则五脏六腑亏损,肠道破溃出血。肠息肉癌变早期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多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腹部下坠感、黑便、消瘦、乏力、便血等症状,便血的颜色鲜红,可呈点滴状或者喷射状,量多可引发贫血,便血常呈现于粪便表面。如果肠息肉长在直肠下端处时,在排便时会脱出肛门,有时可能需要用手指托回。

肠息肉和肠癌有什么关系?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 天天要闻

便血量的多少与肿瘤血管被摩擦破溃的程度有关,而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则需要从患者体内摄取营养物质,当患者体内缺乏营养物质支持时,也会发生贫血。通常作息、饮食不规律的人很容易出现便秘、便血的症状,当便秘时需要发力,巨大的腹腔压力也会压迫到肠道,导致便血。若在发生便血后就要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也需要及时复诊。

另外,若发现自己的排便习惯以及粪便形状有所改变,比如大便变细、黏稠度加重、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粪便上附着黏液、便后感觉排不尽或腹部有垂坠感等情况出现,也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癌前信号。

肠息肉和肠癌有什么关系?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 天天要闻

长期腹泻

长期腹泻说明肠胃免疫功能降低,需要尽快调理肠胃健康,若在调理后依旧未能解除该症状,那么则需进一步检查,如果还伴随着腹部出现隐痛感、贫血以及按压腹部有肿块异物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此时肠息肉可能已经发生癌变。另外,如果做过息肉手术者,建议每年应定期检查CEA、CA19-9等癌症抗原指标,如果有指标升高,则需考虑息肉癌变。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对于患有家族史人群也要定期复查肠内窥镜,该项检查可以准确快速地观察到肠内健康情况,更能尽早发现初期肠癌,一旦确诊则应尽快治疗,切勿拖延

肠息肉和肠癌有什么关系?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 天天要闻

通过肠镜检查,便于确诊肠癌

肠镜检查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肠道病变情况,即使是做了其他项检查后,最终确诊也需要参考肠镜检测报告。现阶段的肠镜能够将视野扩大数倍,用肉眼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肠癌组织、肠道黏膜等多种肠道内的微小变化,同时还可以在进行肠镜检查时钳取可疑组织,随后送往病理科做相关检查。因此肠镜检查有利于发现肠息肉癌变前期的异常信号,便于确诊肠癌。

早期肠癌的肿瘤细胞生长于肠内壁,暂时未出现转移和浸润,这时便于治疗,通常针对初期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手术治疗,将癌变组织切除;如果是2、3期癌变,也需要通过手术+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4期则需要通过靶向治疗药物,抑制癌细胞增长,以延长患者生存期,药物机制为攻击癌变血管组织,让新生癌变血管受到抑制,加速萎缩的速度,同时进行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摧毁癌变细胞,切断癌变细胞进攻健康细胞的信号,让健康细胞获得更加持久的抵抗,从而降低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率

肠息肉和肠癌有什么关系?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 天天要闻

在发现肠息肉后应尽快检查,以排除癌变,若确诊肠癌则应积极治疗,防止癌变加重。另外,为了预防肠息肉发生癌变,平时应多吃新鲜果蔬,这类食物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素,有利于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摄入油炸、辛辣、腌制类等食物,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应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规律排便,排便时切勿过度用力,以免增加肠道压力,迫使肠道外坠,增加便血机率。在平时生活中保持健康作息,能够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可降低健康细胞被癌细胞攻击的机率。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 天天要闻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
上夜班的“代价”:身体在偷偷“拉警报”! - 天天要闻

上夜班的“代价”:身体在偷偷“拉警报”!

在现代社会,夜班工作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常态,医护人员、安保人员、互联网从业者等众多岗位都离不开夜班。看似只是工作时间的调整,实则暗藏对身体健康的诸多隐患。长期上夜班打乱人体生物钟,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盘点一下上夜班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 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 天天要闻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 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华医藏》项目对2289种古籍元典影印出版,目前项目已出版三批成果,整理收录了194种典籍、成书共20...
抗癌十一年,一碗养生汤的守护 - 天天要闻

抗癌十一年,一碗养生汤的守护

大家好,我是柳荆。不知不觉,我与多发性骨髓瘤三期抗争已达十一年之久。这十一年,是在病痛深渊中摸爬滚打、与死神一次次擦肩的艰难岁月。每一次治疗的剧痛,每一个被病痛折磨得无法入眠的夜晚,都让我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渴望。
在生活中,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两样东西 - 天天要闻

在生活中,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两样东西

在生活的征程中,我们常常陷入困惑与迷茫。有些人有时能够理解某些事情,但有时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有些人总是倾向于提前担忧;还有些人会思考,抑郁症和焦虑症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在这些困惑的背后,是对健康与幸福的深切渴望。为什么健康和幸福如此
免疫力是健康防线!三招教你筑牢身体防御,少生病更精神! - 天天要闻

免疫力是健康防线!三招教你筑牢身体防御,少生病更精神!

这几年,不少人发现自己特别容易感冒、疲惫,稍微变天就不舒服,其实这些都和免疫力下降有关。中医常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就相当于我们的免疫力。今天不讲大道理,直接分享三个提升免疫力的实用方法,帮你从根源上增强体质。第一招,补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