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家告诉你:大人能否控制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2022年10月31日10:57:23 心理 1845

  一个9岁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总是出汗,而且每隔20秒左右都会剧烈抽搐一下。家人带他去了很多医院,都找不出病因。

  后来,经人介绍,他们找到了一个老中医。老中医经过诊断告诉他们,孩子的病叫抽动秽语综合征,而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和心理因素有关。比如,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吵架,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等等。

青少年心理学家告诉你:大人能否控制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 天天要闻

  大人听了,立即回答说:“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家都有。”原来,孩子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动不动就闹离婚。而孩子的妈妈因为对婚姻失望,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

  老中医解释道,正是大人的这些行为,使得孩子经常被负面情绪包围,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影响,以至于身体健康也出现了问题。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假如孩子的母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整天抱怨和唠叨,那么影响最大的就是她的孩子。她的女儿大概率会变得尖酸、刻薄和挑剔,她的儿子则非常缺乏安全感,时刻处于防御状态,变得优柔寡断,胆小懦弱。”

青少年心理学家告诉你:大人能否控制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 天天要闻

  毫不夸张地说,妈妈的情绪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妈妈情绪平和,孩子会变得积极开朗。妈妈经常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孩子要么会模仿妈妈,要么会极力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

  但是,每一个妈妈也都是一个平凡的人,也都会有喜怒哀乐。有情绪是在所难免的,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或者说,我们要明白,在情绪面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首先,尽量不要在情绪的支配下做任何事。

青少年心理学家告诉你:大人能否控制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 天天要闻

  还记得那个让人痛心的新闻。孩子在学校里玩手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打电话把孩子的妈妈请到了学校。妈妈当时非常生气,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打了孩子一耳光。就是这个举动,让孩子从楼下一跃而下,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当家长有情绪时,尤其是和孩子有关时,一定不要冲着孩子发泄情绪。先想办法冷静一下,等情绪过去了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因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思维方式也相对简单,他们更容易冲动和失去理智。

  其次,家长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青少年心理学家告诉你:大人能否控制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 天天要闻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时,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能量。如果能及时地宣泄负面情绪,这些不利影响则会消失。所以,当我们有情绪产生时,不要压抑,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出来。

  宣泄情绪的方式也有很多,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倾诉,有人选择大吃一顿,有人选择好好睡一觉。只要是适合自己并且有效果,都是可以的。

  最后,要学会和孩子谈论情绪,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情绪能力。

  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大人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教会孩子认识情绪、宣泄情绪以及调节情绪。这是一个漫长的、辛苦的、考验耐心和方法的过程,但也是值得的。一旦孩子拥有了良好的情绪能力,可以受益终身。

青少年心理学家告诉你:大人能否控制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 天天要闻

  大人和孩子都会有情绪。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做出榜样,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要通过亲身示范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