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顺利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2022年10月01日10:34:13 心理 1796

内容:

青春期的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把叛逆当“敌人”,错过与孩子调整亲子关系的最后时机。


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1、情绪容易敏感。

2、沟通困难。

3、容易沉迷手机。

今天的孩子6、7岁就开始跟父母去对抗了,那么这些都是来源于哪里?

难道孩子真的一生下来,他就是这个样子吗?

如何顺利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 天天要闻

作为家长我们如何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1. 叛逆是一个信号,它是在提醒家长。

孩子内心情绪的痛苦,已经到了极限!父母需要学习新的方法,帮助孩子减轻情绪的痛苦!此时,如果父母自己的沟通方法没有进步,反而采用高压政策,就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痛苦!

我们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答案是:往孩子的心里说话。

①多倾听

给耳朵:“嗯、哦,这样啊”

目的:让孩子多说点,我们少说点。

②多理解

给感动:多懂一点孩子此时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孩子的身边,从小事创造一点让孩子感动的事

③多尊重

给做主权利:“儿子/女儿,你怎么看?妈想听听你的建议。”

如何顺利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 天天要闻

2. 让孩子卷入夫妻战争。

很多家庭中,夫妻之间喜欢互相指责、互相抱怨,总想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这样的沟通模式,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导致孩子无论站在哪一边,内心都很痛苦。

夫妻吵架,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婚姻的冲突当中,获得赢的感觉,于是,让孩子变成了帮凶试图拉孩子对抗自己的伴侣,孩子被迫站队,面临两难的选择。

同时,孩子也学会了指责父母。时间一久,就容易出现叛逆、抱怨、厌学、磨蹭等问题!

没有好的夫妻关系,没有家庭氛围,哪有健康的孩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如何顺利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 天天要闻

3、挫折教育

很多父母把“挫折教育”理解偏了,用打击、惩罚、压制、逼迫的方式,试图把孩子培养的坚强有力。

——结果,很多孩子不仅没有更坚强,反而自尊心和价值感被严重践踏,表现越来越差。此时,有的孩子就会放弃或不想上学,有的孩子,就直接抑郁!

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重要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面对挫折后是够有恢复能力,是否拥有无所畏惧的自信。本质是培养孩子寻找快乐的能力,让孩子在挫折面前始终保持乐观积极。


培养孩子越挫越勇心态的前提是什么?

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父母的语言对孩子产生激励,孩子越喜欢谁,谁对孩子的影响力就越大。

如何顺利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 天天要闻

4、孩子早恋

其实,孩子不是“找恋”而是“找爱”。

孩子在家里体验到的温暖和安全感越少,就越容易“早恋”。

比如,一个女孩子在小学前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步入青春期时,就有可能早恋、厌学…

一个男孩子童年阶段跟父母关系不好,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会爆发,早恋、网瘾、逃学……

如何顺利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 天天要闻

5. 长期忽略孩子的情绪

如果父母长期忽略孩子的情绪,不倾听、不理解孩子的情绪,就会导致孩子的内心越来越孤独!孩子内心越孤独,就越容易转移到电子产品上,最后就会出现网瘾。

孩子叛逆期出现的问题,根源就是:

亲子沟通长期无效!父母没有更好的方法,跟孩子进行心灵的连接!


——与其抱怨孩子,不如先成长你自己!

只有父母先成长了,孩子跟父母沟通时,能够体验到足够的爱和温暖,所有青春期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治!

有些父母,试图用暴力解决孩子这些问题,结果,导致孩子更加对抗!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抓住这个黄金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成为因材施教的父母,成为教育自己孩子专家的父母。

如何顺利陪伴孩子走过“叛逆期”? - 天天要闻

互动话题


当你因为没耐心对孩子发火时,孩子一般是什么表现?

评论区留言优先解决教育困惑


关注庄导,蜕变从这开始

养育孩子的困惑,经营家庭的酸甜苦辣,我们都懂,庄导陪伴千万妈妈一起抱团成长。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