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无尘读好书(二九七)心理学效应:从众心理效应

2022年07月06日21:19:19 心理 1653

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咨询师苗保平(网称心若无尘)。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阅读鲁芳所著《每天学点心理学效应》一书,今天是该书的“第一章学会认清自己的心理学效应”章节内容。


跟着无尘读好书(二九七)心理学效应:从众心理效应 - 天天要闻

从众效应一﹣不做别人的影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经在一所大学里做过一个实验。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在实验前被告知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要测试人的视觉能力。他请五个大学生坐在实验室的门口,而后到的人便很自觉地坐在了第六个位置上。当实验正式开始时,阿希将一张画有一条线段的图片和一张画有三条不等长线段的图片拿出来给大家看,并让毎个人比较一下这些线段的长度,然后指出哪两条线段是等长的。实际上,线段的长度是很容易判断的。开始时,大家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接着,阿希便让他事前安排好的五个人来进行判断,结果他们都一致并且十分肯定地认为其中某条明显不一样长得直线同标准线等长。于是,其他真正参加实验的人都开始犹豫不决了。结果,在总共18次的判断中,大约76%的人至少做过一次从众,只有剩下的少数人没有从众。

从众效应: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证实了一种现象:当人们见到一种行为或观点有很多人正在从事或认可时,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与想法为准,下意识地说服自己跟随大家的脚步,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从众心理。有的时候从众是必要的,当你刚刚进入一个集体,如果太特立独行,就不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适当地从众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很多时候从众并不见得是好事,盲目跟随、人云亦云,往往会迷失了自己,只有合理的、客观的从众才比较有益。

有一个笑话说,有三个人在大街上宣称集市上有老虎,结果大家都信以为真了,于是一面慌乱地纷纷四处逃走,一面还对遇见的人说:“老虎来了!”集市上顿时一片慌乱。这就是所谓的“三人成虎”。许多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不加辨别就盲目跟随,当大多数人都认为如此的时候,他们往往失去了坚持自己的勇气。

从众效应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人们之所以很容易选择从众,往往是因为不从众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谁都不愿意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生存。但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

该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对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假如你经过理性分析,在积极因素的基础上适当地选择从众也未尝不可。但要记住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审视形势的变化,不失去自己的本心,才能比较科学合理地从众。

跟着无尘读好书(二九七)心理学效应:从众心理效应 - 天天要闻

解读

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个同学XXX,私下里他的英语口语并不怎么好。可是,课堂上英语老师提问时,总能看到他积极地举手。我听奇怪这是为什么?XXX回答说,同学都举手了,你要是老不举手,老师、同学会认为你学习不认真。

我说:“老师提问你,你不会怎么办?”

XXX回答:“提问到我再说,这不是还没有一次提问到”

我说:“你这是打哄,不懂装懂。”

其实,打哄就是一种从众行为、从众效应。每个人我想一生中总有一次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并非都是错的,因为在一个社会、在一个集体,你太特立独行,太有个性,就会被孤立,会造成语言孤立,一个人语言攻击你,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乃至很多人跟着诋毁你;行为孤立,譬如一个寝室的学生,开始时一个人不理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人开始孤立你,你没有出现的时候,大家很开心,你一出现,大家马上沉默。当然,集体中你被孤立,不一定是你的错,但是由于从众效应,你也变得有错。

最近,看到一则令人十分痛心的新闻。离高考还有几个月,一名高三女孩,因为承受不了班级冷暴力、排挤,选择在四楼教室的窗前纵身而下,结束了自己17年的生命。其实,有许多同学不见得与这个女孩有矛盾,但是因为从众效应,不得已也采取了冷暴力、排挤的从众行为。当然,在网络上,有很多的“网曝”,其实也是一种从众效应。

在我们洛阳,最流行的就是“喝汤”的从众效应、从众行为。因为洛阳有各种豆腐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好多人都是听他人、朋友所说,而跑去某某家喝汤的,大家都要尝尝鲜,而造成“一窝蜂”的从众效应。还有许多“网红景区”人满为患,也是一种典型的从众效应。

向先进城市、先进单位、先进人物学习,也是一种从众效应,所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正能量,积极的效应。

从众效应存在于社会各个时期、各个人群、各个角落,运用得好就是一种积极作用,繁殖则会起到负面作用。当有人发起从众行为时,你一定要睁大眼睛,保持理智的头脑,要果断拒绝有害国家、有害集体、有害他人利益的从众效应发生。

再啰嗦一句,当你达到了,或者去努力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你的从众效应就会对你的人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2022年7月6日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