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2022年07月05日18:42:10 心理 1286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一位家长在反馈完孩子的问题之后,颇为无奈地说:“如果孩子自己愿意来做咨询就好了,可我们怎么劝他都不愿意来。他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老师您说我怎么才能说服他让他来呢,我可不可以把他骗过来,然后您直接跟他做咨询,让他不要沉迷游戏了,回学校好好读书。”

这位家长的表达很有代表性。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心理。第一,他们自己不想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第二,他们希望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第三,他们觉得咨询师无所不能,只要把孩子带到咨询师面前就能万事大吉。

很能理解父母希望一劳永逸、想做甩手掌柜的心情。但孩子的成长从来不会一劳永逸,也做不了甩手掌柜。由于12岁以内的孩子并不具备自主改善的能力,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遇到问题,咨询的主力应该是家长;12岁以后的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改善能力,但多数仍然不足以完全依靠自主能力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家长的辅助和协同作用仍然必不可少。所以家长希望把孩子直接交给咨询师、然后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愿望,基本都要落空。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也是孩子成长的责任人。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家长最好的态度不是向外推却,而是积极承担。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积极面对,正确应对,才能解决所有的痛。

孩子为什么拒绝咨询

1.以为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问题

中国的心理咨询发展比较晚,多数人缺乏心理学常识。心理咨询是有病的人才需要做的,是多数人存在的认识误区。特别是孩子周围的人,包括孩子的同学、甚至老师等,也容易对做咨询的人产生偏见。

同时,也有不少孩子会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的概念混淆,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医院的医生,自然会产生恐惧和抗拒。

2.以为咨询师是父母的帮凶

有些孩子并不了解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他们认为自己没什么问题,而咨询师和父母是“一伙的”,只是来帮助父母讲些大道理来说教自己的。甚至和咨询师说的心里话又会被告诉家长(不排除一些没有经验的咨询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当然会对咨询产生抗拒。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3.担心心理咨询费用太贵

有些孩子在得知心理咨询费用之后就不愿意来了。其中有部分孩子是因为比较“懂事”,认为自己的病给家里添了负担,宁愿自己扛着痛苦,或者觉得自己的痛苦还没到必须花钱的程度。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常常用咨询费很贵去暗示孩子应该快点好起来,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孩子更加焦虑,由此选择逃避。比如说“咨询费很贵,你一定要配合治疗”、“我都花了这么多钱你怎么还没好”等,孩子就会想“我干脆不咨询了,给你们省点钱。”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家长告知孩子咨询费用,在收费时也会尽量避开孩子。

4.认为心理咨询只是聊天没有用

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找朋友谈谈心也是一样。有一些孩子做了一两次咨询没有看到很大改变,就觉得咨询无用,产生抵触。但其实心理咨询很少可以一蹴而就,问题的解决也无法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当事人一定时间的坚持与配合。

心理咨询影响力、咨询技术的展开,也需要时间和过程。期望一两次咨询就解决问题,根源还是对心理咨询原理了解不够,或家长本身也有急功近利思想,导致孩子对咨询结果抱有过高预期而无法坚持。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5.认为有问题的人是父母不是我

不少亲子教育问题本质上是父母教育的问题,都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应该修改的是原件。但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出现问题,立马就把责任推到孩子头上。而孩子往往也觉得委屈,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为什么咨询的人就非得是我呢。

在实际案例中甚至有孩子直接跟我们咨询师说:老师,我们家要咨询的不是我,而是我妈妈/爸爸。如果孩子接受咨询,等于就是承认了“有问题的人是我”,孩子自然不愿意。而确实有一些父母,从不反思自己身上的原因,看不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而简单地认为只要孩子接受咨询,就可以万事大吉。这是一个认知误区。

如何让孩子愿意接受咨询

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道谢,而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道歉。孩子认为要做咨询的是“有问题”的父母。父母认为要做咨询的是“有问题”的孩子。孩子成长难免遇到一些曲折,父母应始终站在问题的最前沿,主动担责,积极面对,与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1.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

我们要先理清一个情况:焦虑的到底是父母,还是孩子?

“我希望他回学校读书,我希望他能听我的话,我希望ta不玩手机了……”这些其实都是父母的想法,这些想法没有实现,焦虑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所以此时可能需要咨询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如孩子确需咨询,但孩子不愿意,父母不能强迫孩子,更不能用欺骗的手段。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问题而感到焦虑,可以通过咨询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因为“没办法让孩子来咨询”“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而焦虑,说明父母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应该通过咨询来解决。

所以不少父母在孩子不愿咨询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自己先做一个前导性咨询,解决自己的焦虑问题,同时与咨询师一起探讨教育和引领孩子的方法。而不是以一句“孩子不愿意咨询”就把问题和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2.带领孩子一起了解心理咨询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看书、一起查百度等方式查找资料,带领孩子了解心理咨询的原理、作用、方式、方法、效果、保密原则等,让孩子不再抗拒和害怕咨询。同时也可以把心理咨询师的资料给孩子看,让孩子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3.换一个表达方式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把“你不想上学,我带你去找个医生看看”,换成“你最近情绪好像有点低落,我和你一起去找一位老师聊聊可以吗”;把“你觉得你问题很多,周末我要带你去看看心理医生”,换成“我不知道要怎么帮助你,你能陪我找一位老师请教一下吗”;把“关于玩手机的问题,我要跟你好好谈谈”,换成“关于手机的问题,我有不少疑问,你可以跟我聊聊吗”;把家长直接发指令、发脾气,变成问计于孩子、跟孩子商量、让孩子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来表达,效果往往会好很多。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4.父母先做心理咨询

孩子不愿意做咨询,有的父母会选择等待,“等哪一天孩子愿意咨询了再说”。而用心的家长则会选择自己先咨询,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心理咨询师会和父母一起分析研判孩子面临的问题,起因是什么,目前是怎么样的状态,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方法帮助孩子。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正确的方法,父母就会变成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比被动等待、各种发脾气肯定要好。

同时父母先来做心理咨询,还可以为孩子接下来可能要做的心理咨询把一下关,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胜任能力有一个评估和判断,从而可以让孩子在心理咨询上少走弯路。

实践案例表明,如果父母通过心理咨询,在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方面有真正的改善,让孩子看到心理咨询是有帮助的、有希望的,孩子也就能接受咨询。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5.树立对心理咨询的合理期待

心理咨询不会强行改变孩子的行为,也不会一味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成长。心理咨询坚守价值中立,不代替来访者做选择,而是协助来访者发现眼前的困境与自己的关系,拥有自己走出困境的能力,找到走出困境的最佳路径。

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孩子的问题也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是长期的生活经历、所处环境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咨询就能发生行为上的巨大改变。对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建立合理预期,以促进孩子的配合与坚持。

在改善的过程中,父母的带头改善非常重要。这会给孩子传递咨询的力量和父母也在坚持的力量,从而带动孩子用心咨询、积极改变。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6.做好相应的预防和保护

在孩子遇到心理健康困惑时,父母应审慎做好一些工作:①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有问题、有病、治病”等敏感字眼;②不要追问孩子在咨询室内发生的情况,不要追问孩子跟咨询师说了什么,孩子想和你交流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③父母跟咨询师交流的关于孩子的内容,也要对孩子保密,除非咨询师有交代可以跟孩子说的部分;④尽量对亲友、对周围人保密,避免不了解的人对孩子“标签化”,或传播孩子的隐私。

咨询手记:孩子不愿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 天天要闻

版权声明:作者若水三千,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教育工作者。本文系若水三千原创文章,独家授权今日头条首发。欢迎网友转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