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学生身处学校的时间仅次于在家的时间,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与家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已有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学校氛围(school climate)会显著影响学生是否患有抑郁症。那么紧接着上一期我们关于家庭对抑郁症影响的分析,我们现在来看看校园是如何影响抑郁症的。
学校氛围是什么?
学校氛围说的通俗些就是校园环境,其大致可以概括为学生、学校、老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学关系,家校互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等各方面内容。
一旦学校氛围中的一些方面变得消极,学生患抑郁症的概率就会有增大的风险。
消极的校园氛围有哪些?
校园欺凌:这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造成的抑郁症通常很严重。被欺凌的孩子通常对学校的认同感很低,自我评价低,没有自尊心。
低自主性:学生被老师设定的过多的规则束缚,无法遵循自己的意愿。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获得感会下降,也无法交到更多真心的朋友(例如一些学校的军事化管理)。
过高竞争性:俗称“内卷“,即竞争过于激烈。这种情况下,除了压力大会增加学生潜在的患病概率,学业表现不好的同学还会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引发抑郁症。
冲突: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的摩擦也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显著因素。经常性的冲突通常导致凝聚力下降,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病概率。
那么,在学校对抑郁症有着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学校、老师和同学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们有健康的心智发展呢?
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应该……
对学校而言,应鼓励学生的自主发展,并举办一些团体活动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此外,学校还应该有较强的组织性,即管理合理有序,这样能使学生有安全感。学校还可以适当举办针对学生、家长、老师的,和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普及,以此来使已有抑郁症前兆的学生提前重视,使已经患病的学生减少病耻感,增加他们的求助意愿。
对老师们而言,最关键的是做到公平公正,对每一名学生的态度等应相同,不偏心,不区别对待。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老师还应给同学们适度的自主性,有些涉及与学生有关的决定应让学生自己决定。此外,老师应该做一名仔细的观察者和耐心的聆听者,在学生需要帮助或倾诉的时候合适的出现,帮助学生们渡过难关。老师们身为学生在学校的监护人,对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责任。
对同学而言,应做到以和为贵。同学之间尽可能不要起摩擦,并在同学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同学之间的竞争也应该是在友好的前提下的良性竞争。此外,如果发现同学有抑郁情绪,作为学生最好向老师、家长或者其他值得信任的成年人求助,而不要试图靠自己的力量帮助他,因为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对各种情感都较为敏感的青少年时期,抑郁情绪甚至会在同学之间“传染“。
抑郁症无处不在,甚至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的人中。在抑郁症如此普遍的情况下,我们应齐心协力,联合多方力量,共同面对。我们相信,只要在家校两个方面控制好,抑郁症一定能轻而易举地被打败!
以上就是我们全部关于抑郁症成因的分析啦,之后我们会带来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和一些预防抑郁症的小tips,敬请期待!
References
[1]Ruiz-Robledillo, Nicolás, et al. "Family and school contexts as predictors of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8.12 (2019): 2066.
[2]Thapa, Amrit, et al. "A review of school climat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3 (2013): 357-385.
[3]Kasen, Stephanie, Jim Johnson, and Patricia Cohen. "The impact of school emotional climate on student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8.2 (1990): 165-177.
[4]Herman, Keith C., et al. "Childhood depression: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schoo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6.5 (2009): 433-446.
[5]Townsend, Lisa,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school climate, depression literacy, and mental health stigma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87.8 (2017): 567-574.
文字|柴宏禹 郉清媛
插图|邢清媛
编辑|蒋昊妙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原文未标注作者,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