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爆发了一场堪称“马拉松”式的战争,这就是两伊战争,被外界称之为是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的典型案例。两伊战争持续了7年多的时间,被称为是20世纪最长战争之一,这场战争没有最后的赢家,双方最终因为精疲力尽而收场。双方伤亡惨重,经济损失严重。因为这场战争,甚至差点给两个国家带来灭亡的危机。
总经济损失高达7000亿美元,伤亡代价有280万人。伊拉克向伊朗发起进攻,起初伊拉克以为凭借他们的实力,完全能夺得海湾地区的霸权。但伊拉克没想到这场战争一打就是7年多的时间。旷日持久的战争差点把伊拉克拖垮。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撑,根本就打不起一场战争。
当时的伊拉克和伊朗都是属于中东地区的强国,但很多武器并不具备自产的能力,只能从国外进口。这场战争是伊拉克率先向伊朗发起的进攻,因为此时伊朗伊斯兰革命刚结束,所以伊拉克有些趁人之危的意思。两伊战争中,双方进行的是人海战术,当时伊拉克死亡人数是18万,总伤亡达到了40多万。伊朗伤亡人数更多,是伊拉克的两倍之多。
虽然两伊战争对世界而言是一场灾难,但对我国而言却是一次好机会,因为双方急需大量武器,持续7年多的战争,让他们早就消耗掉了所有的外汇储备,只能到处借钱,和开战前的那种富裕已经无法相比。加上当时美国和苏联在武器出口等方面的大量限制,伊朗和伊拉克只能寻求美苏两国之外的国家帮助,他们需要从这些国家中购买到物美价廉的武器。
对比来对比去,能满足他们要求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国。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和伊拉克分别向中国采购了大量军事武器,包括歼-7战斗机、69式主战坦克、56式自动步枪、59-1式130mm加农榴弹炮、火箭弹和地雷等等,还有数量多达几十亿发的子弹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伊拉克还通过约旦作为中间商,从中国购买到了4架轰6D型轰炸机以及大批C601和C801型反舰导弹。这些武器在后来的战场上大放异彩。有资料表明,在两伊战争期间,我国因为对外出售武器而赚取的外汇达到了80亿美元,其中中东的订单就占到了90%以上。
这也帮助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四大武器出口国之一,占世界军火出口市场份额的12%。然而在这之后,数据就开始不断下滑了。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武器质量不断提高,走上高端市场。两伊战争期间,因为大量的武器需求,拯救了当时我国大量已经濒临倒闭的兵工厂。很多兵工厂接到订单后连夜加工生产,确保武器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