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中国是最优秀的民族。尽管遭遇了不少战争,让一个原本富裕的国家变得一贫如洗,但中国再一次站了起来,并迎来了崛起和复兴。如今,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这些成就令许多国家羡慕不已,同样也遭人嫉妒,印度便是其中之一。印度作为一个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其发展同样深受外界关注。
中国和印度被外界视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论综合国力,中国却甩印度几条街。要知道,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甚至在疫情之下,中国经济还实现了“逆势”正增长。
反观印度,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爆炸甚至受疫情影响经济持续“滑铁卢”等。即使如此,印度仍然自认为不输中国,并处处与中国较劲。然而,现实打了印度一巴掌,并让其承认“中国领先印度”。为了赶上中国,印度总理莫迪照搬中国的发展模式。没想到的是,这次竟被自家媒体泼了冷水。
《印度时报》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醒莫迪政府“印度不是中国,复制其产业、贸易政策会招致制裁。”报道称,莫迪政府将在5年内斥资2万亿卢比扶持特定行业,使其发展成国家龙头企业,但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因为印度不是中国。
在此之前,印度多次尝试所谓的“自力更生”,但都以失败告终。报道称,莫迪试图吸引全球的外国投资商扎根印度,将印度打造成拥有顶尖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全球出口中心。
只是,莫迪忽视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市场是相互开放的,如果只出不进,哪个国家会愿意对印度敞开大门。就拿最近签署的RCEP来说,莫迪担心国内市场受到冲击,便退出了该协定。
RCEP的宗旨是,打造一个自由的贸易环境,让签署的成员国之间没有壁垒。印度拒绝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在出口他国时,印度自然就会遭到制裁。莫迪反其道而行之,退出RCEP无疑是将自己孤立在“超级经济圈”之外。
讽刺的是,印度一直在追赶中国,想早日实现“自力更生”,奋斗30年,到头来却发现经济发展还不如孟加拉国。至于印度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主要是印度走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
首先,印度将自己定位在“高端”领域,上来就搞高科技产业最终把自己变成了“四不像”,而孟加拉国则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脱贫致富。
其次,印度抄中国的“作业”,并不是先易后难,而是拿到试卷就抄大题。最后一点就是,印度想成为出口大国,却不对外开放市场。复制中国的产业政策,首先需要资本,但印度显然不具备,所以说印度这样的国家很难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