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轮印巴冲突的“爆点”,实则早已可以盖棺定论,印度方面假借恐怖袭击的名义对巴基斯坦发起了越境打击,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进一步巩固莫迪政府自身的民意基础。
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侵门踏户的印度军队遭到了巴基斯坦的迎头痛击,但这同时也打出了中制装备的赫赫威名,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意识到,西方的武器装备不再是先进的代名词,东西方的实力对比已经早早的就过了交汇点。
但任何冲突的背后,都是有更深的地缘战略诱因的,而在这一场印巴突发性事件的背后,实际上还有一层关于水资源上的较量。由于莫迪政府在冲突当中没有捞到一点好处,又开始拿老问题来炒作,试图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
01.印度又把水坝给关闭了
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位于杰纳布河上游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再次被印度政府单方面关闭,其昭示着印巴水资源大战的进一步升级。而在稍早之前,印度政府就曾在公开场合叫嚣,其不允许任何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境内。据悉,在整场冲突当中,这一水电站可以说是“开了又开,关了又关”,让人摸不清楚印度莫迪政府究竟是怎么想的。
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末,印度以恐怖袭击的名义宣布关闭了这一水电站,然后在5月8日却又突然打开两个闸口,声称是为了“泄洪”,如今又再次关闭,让其下游的巴基斯坦面临无水可用的境地。
从地理位置上看,杰纳布河堪称是巴基斯坦境的水资源生命线,其属于印度河支流,灌溉支撑了巴基斯坦境内内七成以上的耕地。
光是在旁遮普平原,就有多达200万公顷的耕地直接依赖这条河流,在印度实行断水策略之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水稻整体产量,预期下降约20%左右。而且更要命的是,巴基斯坦信德省的饮用水,也高度依赖杰纳布河,印度的断水行动,让大量民众集体面临用水困难。
也是因为印度的长期以来操作,巴基斯坦国内的粮食自给率近年来大幅下降,已经从2010年的92%左右下降到不足80%,这是纯粹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情况。
02.巴基斯坦早就有言在先
因此,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印度截流水源的这一件事,无疑是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加上常年以来巴基斯坦严重缺乏经济发展的支点,国内游击队等反政府独立势力层出不穷,一旦其境内出现普遍性的粮食荒,进而引发了全国性的普遍动荡,那么后果将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巴基斯坦还是一个拥核国家。
所以早在4月末,巴基斯坦方面就已经向印度发出警告,如果印度方面胆敢直接断了巴基斯坦的水,那么巴基斯坦的130多件核武器,也不是只能用来看的摆设。印度敢断水,巴基斯坦就让印度“断气”,这几乎可以说是最为严厉内的警告了。
但从印度目前的所作所为上看,莫迪政府并没有将巴基斯坦方面的警告当做一回事,反而如同孩童一般,在军事上吃了巴基斯坦的亏,那么就在水资源上“找回面子”。
从这我们也能看出,即便印度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军事装备损失,莫迪政府依旧没有被打服气,依旧将巴基斯坦视作是自己随意可以拿捏的的手下败将。
结合现阶段印度依旧在国内进行所谓的“辛杜尔行动”10日大庆,说明莫迪政府在美国施压下,与巴基斯坦所达成“停火”,搞不好只是缓兵之计,为接下来的大规模地面行动而做准备。
03.印巴冲突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在印度方面主动掐断水源之后,印巴两国之间的矛盾就已经上升到了最高点,涉及到了国家层面上的生死存亡“关键点”。自认为是南亚次大陆唯一霸主的印度,依旧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巴基斯坦会因为“断水”而主动向印度屈服。
殊不知,巴基斯坦军队还有一个最终解决办法,那就是直接向印度建设的这些水坝发射导弹,将其彻底摧毁。但这么做之后,所会引发的唯一后果,就是印巴冲突的直接升级,甚至可能直接成为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来说,虽然巴基斯坦军队目前在技术上,已经对印军形成了局部优势,但由于两国无论是在经济、人口,还是军事上的体量差距依旧过于悬殊。如果两国之间的冲突无法在短期之内解决,演变成为俄乌冲突那样的持久烂账,那么巴基斯坦也会像过去几场印巴战争一样,被印度靠时间来击败。
一旦巴基斯坦被印度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全部吞并,对于整个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变化,印度获取也会因此而拥有成为世界大国的“入场券”。
若中国像过去几次战争那样,继续对巴基斯坦进行持续性援助。鉴于美国与印度之间越来越近的关系,那么这场战争就会直接演变成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这又不符合中美两国之间“斗而不破”的根本利益。
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在印巴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是坚定的支持双方停火调停,因为两国一旦全面爆发大战,所涉及的国家就不会是一个两个那么简单了。
而且没有人能保证,在巴基斯坦军队山穷水尽之时,其拥有的130枚核弹头究竟会不会投向新德里。一旦印度境内发生核爆,触发印度的核反击机制,加上印度导弹的糟糕准头,或许全球核战争也会因此而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