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不像制裁华为一样,制裁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截至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15亿,打破了美国GPS的垄断地位。
当年欧洲要搞伽利略系统,美国就公开发出威胁要摧毁伽利略卫星。而欧洲则屈服于美国的威胁,同意调整伽利略信号频段,避免与GPS军用信号冲突,并接受与GPS的“联网合作。
但一向强势的美国却未像打压华为那样对北斗“下狠手”。是不想吗?不,美国做梦都想打压限制北斗系统,
真正的答案就是美国想打压,但它不敢打压,也没有能力打压
对于中国来说,北斗就是我们家里的珍宝,但有了珍宝,如果没有保护珍宝的能力,那一切都是白搭。
而偏偏中国就有保护它的能力。
2007年,中国成功进行反卫星导弹试验,摧毁一颗报废的气象卫星,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反卫星能力的国家。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太空战”能力,也告诉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中国有能力让任何国家的卫星变成太空垃 圾
如果美国胆敢攻击北斗,中国也完全有能力通过反卫星导弹瘫痪GPS系统,让依赖卫星导航的美军陷入瘫痪,美国智库曾模拟,若GPS卫星遭攻击,美军70%的精确制导武器将失灵,航母编队会像无头苍蝇般迷失大洋。
这种“互相摧毁”的威慑,让美国不得不权衡代价。打压北斗?那GPS也可能被中国“拉下水”。
其次,北斗的“全自主化”让美国无法下手。美国人不会想到,自己当年的全面封锁会逼出自己最大的对手。
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对中国是严密封锁,严防死守,是一点技术都不给中国。美国不仅自己这样想,还处处要求其他国家也这样做。
当年中国花巨资参加了欧洲的伽利略计划,结果欧洲人处处防着我们,2005年欧洲航天局不仅把中国挤出了“伽利略计划”决策圈,还故意设障阻挠中欧在卫星导航系统上的技术合作。“决议不能表态,资料不让浏览,技术不被告知”
钱,我们出了;但是却落到这样一个结果。
好,既然你们不合作,既然你们要防着我们。
那我们就接着自己干。
最后,从原子钟芯片到卫星组网,北斗的每一颗螺丝钉都刻着“中国制造”。北斗的产业链完全自主,美国既无法断供元器件,也无法干预技术标准。
此外北斗的全球化布局,让美国不得不考虑打压北斗的代价。当北斗为巴基斯坦的农业播种、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东南亚的灾害救援提供免费服务时,美国若强行打压,等于与半个世界为敌。
如果说GPS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天眼”,那么北斗则是中国走向复兴的“脊梁”。它的价值,早已超越卫星导航本身,成为战略安全、经济命脉与民族精神的交汇点。
我们记得1993年的银河号,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切断GPS信号,让中国货轮在印度洋漂泊33天,被迫接受羞辱性检查
我们记得1996年,美国关闭我们演习区域的GPS信号,使得我们的导弹全部偏离了目标。
我们记得太多的屈辱,而这些屈辱也在不断鞭策我们前进。
如今北斗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普通人的生活,山东寿光的菜农用它给大棚定位,灌溉效率提升50%;云南的咖啡种植园用它监测土壤湿度,产量翻了两倍;上海的物流公司靠它优化路线,每年省下3亿升燃油。更深远的是,北斗与5G、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孵化无人矿山、智慧港口、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
北斗的故事,本质是一场关于“自主权”的觉醒。它告诉我们:“技术可以引进,但能力必须长在自己身上。”
北斗导航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与GPS争霸。当泰国大米因北斗增产30%,当非洲孩子通过北斗定位接种疫苗,当欧洲科考船依靠北斗穿越北极冰盖……这些跨越种族与国界的连接,才是中国科技最深邃的浪漫。
本来在西方国家的设计之中,中国不应该像今天这样如此强大,中国人也不配过上今天这样安全幸福的生活。
可是正是因为中国一代代先驱、科学家和英雄们不断地前赴后继,不断地付出和牺牲,才照亮了我们今天的曙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
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参考资料
北斗导航系统 百度百科
【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 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