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论战斗烈度,上甘岭和松骨峰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志愿军在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峰上战斗到了最后,其顽强的战斗意志让曾参与过此战的美国老兵至今后怕不已,成为了他们不堪回首的战争往事。
松骨峰上的战斗
松骨峰在朝鲜山地里并不特殊,其主峰仅有288.7米,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岭。别看松骨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第二次战役期间,这里的得失却关乎整个战役的成败。志愿军打响全线反击后,美军开始忙不迭的向南撤退,松骨峰正好就在美军的撤退道路上,只要守住这里就能一举将美军退下来的部队全数歼灭。
但当时负责穿插松骨峰的38军各支部队都有任务在身,眼看手上抽不出人手,好在335团救了急,他们率先赶到松骨峰地区,并接受进驻松骨峰阵地的任务。但335团要想强占松骨峰并不容易,因为美军一直有意识地利用火炮弹幕封锁松骨峰周边道路,335团只能夜行军,即便如此等到志愿军刚刚登上松骨峰的时候,绵延不断的美军车队已经到了山峰脚下。
335团3连意识到我军已经没有时间修筑工事了,只能依托松骨峰的自然地貌打响阻击作战。好在随着志愿军击毁美军排头的车辆后,燃烧的残骸直接堵住了美国人的去路,光是这一次接触,3连就击毁了美军百辆以上的汽车,毙伤大量敌人。
美军见去路被志愿军堵截也急眼了,立即组织了一个连的兵力发动猛攻,美军不但单兵火力远超志愿军,还伴随着重型坦克、远程火炮和空中支援。但3连将战场纪律性发挥到了极致,硬是把美军步兵放进30米距离上才开火,密集的弹雨直接扫倒一整片美军。
美军也是困兽犹斗,他们一直在针对性的压制志愿军阵地上的火力点,但我军不怕牺牲的精神实在太过强大,战士们前赴后继的接过机枪向美军射击,美军尝试了5次突破3连防线,但都被打了回来,最终丢下100多具尸体退出了交战区域。三连这才得空挖掘野战工事,防备美军的再次袭击。
不过美国人可不打算给三连喘息的时间,出动飞机大炮对整个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仅仅20分钟就又换上来新的部队继续发动攻击,而且兵力达到了2个连。三连战士们又在炮火轰击和枪林弹雨里顶住压力,光是这同一天内整个335团三连总共顶住了兵力占绝对优势的美军7次进攻,这已经是一个了不得的战争奇迹。
惨烈的松骨峰
经过7次大战后的松骨峰已经是满目疮痍,由于美军飞机不断向山头投放燃烧弹,三连阵地几乎完全处于火海当中,连山顶上的石头都给烧红了,志愿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并继续作战,不光美军搞不明白是怎么做到的,连志愿军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
为了给战士们加油打气,三连的党支部直接在被烧毁的阵地上开会,连长戴如义告诉战士们:美军的确有我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战争机器和汽油弹,但我们也有他们没有的武器,那就是勇气和决心。听起来有些悲壮,但志愿军很多时候就是凭着士气如虹击败更强大的敌人。
三连全体官兵很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伤亡也会很惨重,所以每一个干部和骨干都指定了自己的代理人,万一不幸牺牲,马上就会有人接替自己的指挥。美军并没有给三连太多的修整机会,很快美军坦克和火炮又开始轰击整个松骨峰阵地,飞机也来凑热闹,直接将山顶炸成一片火海。
由于美军火力太猛,三连被压制的抬不起头,让一队美军侥幸冲入前沿阵地,戴连长知道此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敌人迅速赶出阵地,于是直接端起步枪杀入美军人群,和敌人展开白刃战。戴连长这么做一是为了提振己方士气,二是双方混战在一起能有效干扰美军的间瞄支援火力,美军火炮总不至于向自己的步兵开火。
但一连刺杀多个敌人后,戴如义也倒在了美军的子弹下,另一队美军见状再次发动突击,身上已经被汽油弹引燃熊熊大火的志愿军战士们直接跃出阵地,抱着敌人同归于尽,这样惨烈的画面在整个阵地上不断上演,连在二战中见过大世面的美军也愣住了,他们不是没见过不怕死的军队,但确实没见过战斗力如此强悍还有着无畏勇气的敌人。
虽然美军自身的伤害也很大,但美军指挥官也看出经过刚才的激战三连的火力有了明显下降,也就是说志愿军所剩的兵力已经不多。美军猜的没错,当时整个阵地上仅剩30多名战士还能够继续作战,而美军这边的进攻兵力高达上千人,打到最后志愿军已经弹尽粮绝,只能拉响光荣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在志愿军殊死反抗下,美军的气焰被彻底浇灭了,明知道阵地上已经没有几个志愿军,但美军士兵愣是不敢继续上前,三连再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而阵地上只剩下7个战士,几乎全员牺牲在了阵地上。好在335团其他部队在这时候终于赶到,美军本就没有再战的勇气,见志愿军支援到来,也彻底丧失了斗志,三连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以一个连的兵力阻挡了一个美军主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