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2年某一天,周恩来总理接到一份报告,说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执法部门在依法处决反革命罪时遭到一名年轻女子的拼命阻拦。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各地有不少反革命的遗留势力,所以对这股反革命力量的剿灭是维护社会治安巩固新政权的重中之重。
而人民群众对反革命的深痛恶绝也加速政府对罪犯的处罚,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群众偏袒罪犯的事件。
周恩来
该罪犯是以杀害革命同志和独自藏匿枪支而被判刑的,这样的罪名基本肯定他是反革命分子中的领导人物,而相关部门的同志一看,果然对方是国民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便不敢怠慢,立马呈报周总理。
哪知周总理看到罪犯信息上写着洪宗扬这个名字之后,便给出指示:“这个人可以不杀,让地方政府的同志妥善处理一下。”
底下的人大惑不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法场救人
1952年某个早晨,一个叫洪宗扬的死刑犯,被从长沙监狱押送着驶向城外的行刑场。洪宗扬被人从车上推了下来,双腿被压在了行刑台的草丛里,死神一步一步的逼近他。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子,从刑场外边跑了过来,大叫道:“不要杀,不能杀洪宗扬!这件事要请示总理!”
“你是谁,你好大的胆子!”狱长喝道。
“我是湖南省副省长谭余保的女儿谭木兰。”女人斩钉截铁地回答。一个法警认出了谭木兰,对狱长说:“她确实是谭木兰。”
谭木兰
狱长立刻拨通了最近的一个电话,将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的湖南省副省长谭余保。谭余保得到消息,立即驾车赶到行刑现场,只见女儿谭木兰正保护洪宗扬,不允许执法人员行刑。
“放肆!”谭余保一巴掌扇在自己女儿的脸上。
“这是错案”谭木兰厉声说道,语气极其坚决。
谭余保说:“你知不知道洪宗扬是因为杀害革命同志及私自藏匿武器而被执行死刑?你护着他做什么?”
谭余保
“洪宗扬非但没有杀害革命同志,反而释放了不少共产党人。他在前往浙江之前,又恰到好处地为共产党的反日游击队准备了大量的枪械和弹药。为什么要说他有枪?”谭木兰回答。
谭木兰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蒋石围剿苏区,我们在战场上走散了,国民党要置我于死地,是他把我收为义女,把我从战场上救了出来。
要不是洪宗扬,我们父女岂能相见,你是湖南的副省长,理应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
谭余保沉默了,他略微思考了一会,说道:“好吧,那就先请示周总理。”
不久后周总理的指示便下来了,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一幕,洪宗扬被免除死刑。那么总理为什么要给予这个死刑犯这样的恩惠呢?
谭余保于1899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挑水村。他家庭贫困,只读书一年便辍学,后以耕田和劈柴挑脚为生。
闲暇之余,他和穷困的孩子们一起学习舞狮,练武,因为他不怕强权,所以他成了挑水狮子班的班长。
1926年,党的地下工作人员以石狮班的学员为骨干,展开了农民运动。谭余保被推选为眺水乡农民会的筹备委员会长。
他的姨妈周谭氏,就是农会首先攻击的目标。周谭氏是地主周大德的妻子,心狠手辣。她仗着自己的外甥是“农会”的首领,破口大骂乡亲们是“痞子”“强盗”,被人押到了农会。
谭余保的爷爷和爸爸,也赶了过来,让他们把人给放了。很多人都觉得,谭余保肯定会站在她这边。谭余保坚持要按照农民会规定,将周谭氏绳之以法,得到了乡亲们的广泛认可。
1927年谭余保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长沙“马日事变”以后,他作为“暴徒”被国民党反动分子追捕。
随后,他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加了革命,并在井冈山上活动。1928年,任茶陵县苏维埃主席。
1934年8月,工农红军第六军,奉命突破湘赣边境线,向西进军,谭余保,彭辉明,陈洪时等人共同组建了湘赣边境线上的新中央委员会,在边境线上继续领导农民运动。
此时,在湘接边区,敌军乘胜追击,把原本连成一片的苏区切得七零八落,又加强了保甲制,实行了“十家连坐”和“自首条例”。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彭辉明和一大批指战员牺牲了,陈洪时和刘发荣也背叛了组织,湘赣两省的革命根基摇摇欲坠。
当湘赣边区革命红旗即将落下时,谭余保当机立断,召集分散在各处的同志,集中在茶陵,故县,莲花三县交界处的棋盘山中开会。
他在会议上对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革命的方向。在他的建议下,在他的建议下,取消了原来的组织,成立湘翰行省临时省委和游击指挥部。
他被选为暂时的省委书记,同时也是游击队的团长。他倡导了“保存实力,稳扎稳打,伺机而动”的策略,并草拟了一份《告群众书》。
这次会议为湘赣边区近一年来的动乱画画上了句号,也保存了湘赣地区的革命力量。
不幸的是,谭余保的家人几乎都在这场反围剿中被敌人杀害了。
颠沛流离父女
谭木兰从废墟中爬了起来,看着满地的家人的尸体,泣不成声。一位老人对木兰说:“不要哭,快到永新县去找你爸爸吧。
你爸爸在那儿当共产党的高官。你让爹爹早点回来,分田地,打倒那些土豪,让咱们过上好日子。”
她整晚都坐妈妈的尸体旁边哭泣。第二天一大早,老爷子就催促她动身了:“我们会安葬你家人的遗体。”
木兰光着脚丫,按照老爷子所指的方向,朝着永新县的方向走去。口干舌燥的时候,她会在水井边喝水,或者在河岸边喝水,饿了就向好心人讨口饭吃。
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走了一千多里路,才到了永新。当她走在大街上时,她看见了一个穿着制服的人。忽然眼睛闪烁出一道金光,大喊道:“爸爸!”
谭余保猛地回头,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家被敌人洗劫了,估计家里人都已遇害,可如今还剩下一个女儿总算活着,他冲过去抱着女儿大哭起来。
谭余保带着自己的女儿,走到了毛主席的面前。“娇仔,称呼毛主席。”“毛主席。”娇仔语气中带着几分稚嫩,却又带着几分亲切。
毛主席轻轻拍了拍她的脑袋。“叫朱总司令。”“朱司令。”朱德很开心,一把将她抱在怀里。小女孩的机灵让大家很感兴趣。
毛主席说道:“谭余保,你能找到你的女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我的儿女都走丢了,只有你的女儿找到了你!”
由于根据地封闭,粮盐匮乏,木兰经常扮作农夫孩子,扛着双层的竹子篮子,下面一层是干粮,上面一层是猪草,瞒过了敌人岗哨,将粮食和盐巴运到了山上。
有好几次,她都是骑着羊,穿过了敌军的岗哨。为了保护这支革命队伍,她已经养成了白天睡眠的习惯,到了夜里,她就绕着营地到处跑。
有几次,她是第一个注意到从山上爬下来的敌人。她跑到兵营去,唤醒了她的父亲,立刻投人作战,歼灭了敌人。谭余保感慨道:“如果不是我娇仔,我们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
在一次反围剿中,红军女兵秦红艳抱着刚刚满月的女儿,孩子嚎啕大哭,却被敌人追得很近。为避免被敌人听见,秦红艳捂着女儿的嘴巴,悄悄越封锁线。
可是,在突破了防线之后,她的女儿却因窒息而死。秦红艳伤心欲绝,想要跳下悬崖自杀。这时,谭木兰走到了秦红艳的面前:“秦妈妈,别难过,我愿意做你的女儿。”
这个消息一传开,毛泽东就再次称赞了木兰:“娇仔,娇仔,多么通情理的好丫头!”
可惜的是,谭余保后来在棋盘山的反突围中还是和女儿走散了,他望着棋盘山,听着敌军声响的慢慢逼近,只能含泪大喊一声:“娇仔,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妈妈!”
随后不得不和几名战士迅速撤退,以保存革命的力量。捡柴的人发现这个落单的小女孩,便把谭木兰带到了凤岭的国统区乡公所。
许成生走到木兰跟前,兴奋地喊道:“呵呵,这不是什么有钱人,这不是谭余保的娇仔吗?”
“谭余保之女?”洪宗扬等人皆是一惊。
“当然是真的了,我在永新城见过几次了。”随即众人想要将谭木兰枪毙,以发泄他们对谭余保等共产党人的忿恨。
洪宗扬摆摆手:“且慢—”这一刻,他心中百感交集,说实话,他真的很喜欢这个美丽、聪慧的小丫头,不忍心杀了她。他不禁想起了孙中山在黄埔大学讲授“三民主义”时的情形。
这要是把这姑娘弄死了,岂不是跟孙总统所倡导的“民生”二字背道而驰?古代“两国交兵”,尚有“不斩来使”之说,今日为何要弄死这孩子。
可是转念一想,她是谭余保的女儿,自己要是包庇她,上级会责怪自己,自己怎么向上面交代,洪宗扬正在左右为难,妻子何文秀从内室走了出来。
何文秀一把将娇仔抱在了怀里,“我们收她做个义女吧。”洪何两人结婚数年,因为战乱还没有要过孩子,何文秀看见木兰聪颖机灵,便决定收她为义女了。
帮助共产党
1937年谭余保曾到枚县及其他地方,与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就成立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进行了交涉。谭余保他们先到了洪宗扬的住处。
他知道洪宗扬夫妇对女儿的感情很好,所以想着先去洪家跟洪宗扬谈谈,这样可以提高谈成的几率。
翌日,洪宗扬与谭余保等人共进晚宴,共赴枚县县衙商议。谭余保把中共成立抗日联合战线,抗击日本侵略的宣言,以及《抗日救国十大计划》的内容,详细地说了一遍。
洪宗扬立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赞同谭余保的看法。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赞成。
有洪宗扬从中斡旋,双方顺利达成了协议。双方签署了《冰释前嫌,共同抗日》、《释放政治犯》、《言论自由》等多项协定。
会后洪宗扬主动履行约定,亲自开了监狱的大门,把许多共产党员都放了出来。
次年春天,洪宗扬被调为杭嘉沪抗日联军中将统帅。在去杭州之前,他给反日游击队留下了一批步枪,手榴弹和几门山炮。
在谈判后洪宗扬陪同谭余保前往枚县师专探望娇子。这是两个人在棋盘山分别之后,第一次见面。穿着校服的小男孩,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喊了一声“爸爸”,然后就嚎啕大哭了起来。
谭木兰和洪宗扬女儿洪湘君
谭余保紧紧的抱着小女孩,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一旁的洪宗扬也是一阵嘘声。谭余保想把她送回根据地大本营,她却不肯,因为舍不得义父义母。
谭余保理解了女儿的态度,对着洪宗扬说道:“洪先生,请继续照顾我的女儿。”“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洪宗扬温柔的说道。
谁也没想到,枚县党部的一个顽固分子,中统特务董扬,竟然在背地里,策划了一场“鸿门宴”,企图暗杀谭余保。
此时娇娃已是穿金戴银,俨然一副千金大小姐的模样,和枚县上流社会的子弟来往。
她听董达夫的女儿说,董扬设下了“鸿门宴”,想要置人于死地,于是,她第一时间跑到了谭余保面前,向他汇报,顺便告知义父。
谭余保他们很快就被洪宗扬带走,从枚县之中逃了出来。娇仔再一次为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结语
解放后,组织将木兰送到革命大学进修,毕业后被派到湖南的公安部四处工作。
这一年,木兰的养父洪宗扬被判了死刑,木兰向亲生父亲谭余保求情,并向周恩来提出了“刀下留人”的要求,周恩来念洪宗扬抗日军有功,对谭木兰照顾有加。
洪宗扬的死刑,变成了终身监禁。1975年获赦免后,受人民政府指派,担任枚县政协委员及长沙黄埔校友联谊会的理事。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