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来讲,汉奸比侵略者更加可恨,尤其是位高权重者,一旦叛变成为汉奸,那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抗日战争时期,要说到谁是第一大汉奸,汪精卫必定榜上有名。汪精卫夫妇的叛变,对全民族抗战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夫妻二人的名字必将会遗臭万年。
汪精卫夫妇叛变,也影响了他们二人的孩子,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对汉奸夫妇一共生有5个儿女,其中,大儿子和三女儿也参与了父母的罪行,成了令人厌恶的汉奸。
抗日战争胜利后,汪精卫的墓被炸开,陈璧君被送进了监狱,他们的孩子逃的逃,入狱的入狱,一直不敢在大陆居住。
直到2005年,汪精卫的小儿子汪文悌回到了祖国,鼓起勇气,来到了汪精卫夫妇的跪像前,磕了五个头后含泪说了9个字。
从热血青年到头号汉奸
人的思想是会变的,大汉奸汪精卫起初也是一名热血青年,为革命不惜豁出去性命不要。
汪精卫是浙江绍兴人,原名汪兆铭,家境优越,读了不少书。1903年,汪精卫前往日本留学,两年后,他认识了孙中山,开始走向革命的道路。
加入同盟会后,汪精卫成为孙中山信任倚重的人,他文采斐然,在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写了许多宣传革命思想的文章,有力痛斥了封建派和保皇派的论调。
1910年,在国内革命处于低谷时期,汪精卫决心以身犯险,刺杀摄政王载沣,以唤醒民众对革命的信心,重新掀起革命的浪潮。
此事最终没有成功,汪精卫的行动被人提前发现,他被逮捕入狱了。如果当初汪精卫刺杀载沣成功,他为革命而死,必将会青史留名,不至于背上头号大汉奸的恶名。
刺杀载沣失败后,汪精卫被判无期徒刑,在监狱里,他初心以死报国,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我们相信,那时候的汪精卫是一个汉子。
武昌起义后,汪精卫被释放,获得了自由后与袁世凯走得很近,主张孙中山让权,让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一职。在国民党“一大”中,汪精卫成为党内的核心成员之一,被选举为中央执行委员和宣传部部长。
孙中山病逝后,汪精卫与蒋介石为争夺国民党的最高权力展开了激烈的内斗,尽管汪精卫握住了“笔杆子”,在党内有话语权,但蒋介石握住了“枪杆子”,在乱世中更为靠谱。
最终,蒋、汪的斗争以蒋介石胜利告终,汪精卫只能屈居国民党的二把手,这让失去“第一夫人”的陈璧君非常不满。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不顾民族大义,坚持“主和”,让日本人开始关注到了他。
在日本人的拉拢下,汪精卫夫妇不顾民族大义,选择与侵略者为伍。在侵华日军的支持下,汪精卫打着曲线救国的名号,在南京成立了一个伪国民政府,成了铁杆的汉奸头子。
汪精卫夫妇当汉奸,除了骨子里的奴性外,更多的还是在与蒋介石的斗争中败下来了,他本人又不甘心久居人下,为了得到日本人的支持,达到与蒋介石平起平坐的目的,置民族存亡不顾。
汪精卫投降日本后,对抗日大业的破坏是巨大的,就拿几十万伪军来说,那可真是耻辱的一幕。1944年11月,大汉奸汪精卫终于死在了日本,逃过了人民的审判,算是便宜他了。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都容不下汪精卫的墓地在孙中山先生旁边,蒋介石也只好顺应民意,让人将他的墓地炸毁。汪精卫生前受万人唾骂,死后更是挫骨扬灰,这是他应得的下场。
汪精卫的后代回国
汪精卫夫妇卖国求荣,他们的子女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夫妻二人共生下5个孩子,二男三女,有的也当了汉奸被判了刑,有的没有父母同流合污,但也选择离开大陆,到别的地方定居生活了。
汪文悌是汪精卫的第五个孩子,1928年出生,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年龄尚小,没有从事汉奸活动,被判1年零五个月徒刑后,缓刑五年,也就是说他没有坐牢。
不久,汪文悌便移居到香港,在那里学习、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算是小有成就。改革开放后,汪文悌积极与大陆联系,参与了我国引进外资和学术的相关工作。
2005年,汪文悌勇敢地踏出了一步,不仅回到了祖国,而且还鼓起勇气,来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知当时汪文悌的内心作何感想,想到自己的父母,恐怕是相当难过吧。
汪文悌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路走到梅花山,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汪精卫夫妇的跪像。作为儿子,汪文悌看到父母的跪像后,心情五味杂陈,他不顾年迈,俯下身子,磕了五个头后,立即起身,快速离开了现场。
看着汪文悌这么难过,身边的朋友想安慰几句,他摆了摆手说:做错事,就该受到惩罚。
从内心深处来讲,汪文悌还是很难过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被全国人民唾骂。可从大义来讲,汪精卫夫妇干的那些事,连他们的儿子汪文悌都看不下去了,也觉得应当受惩罚。
内部矛盾可以内部解决,像汪精卫夫妇那样就不行了,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当汉奸,否则必将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