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21日,开国中将吴瑞林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在八宝山殡仪馆,吴瑞林的儿孙含着泪水从火化的骨灰里找到了一个小小的金属球,那是几十年来一直残存在他体内的弹片久磨而成的。
吴瑞林将军戎马一生,受伤无数,对他来说,这一身的伤疤可谓是他传奇一生最闪耀的勋章。
吴瑞林
1915年,吴瑞林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他在参加红军后,18岁就担任了红四方面军少共国际先锋团政委。1933年2月,四川军阀田颂尧纠集6万余人,对红四方面军发动了三路围攻,吴瑞林带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空山坝战斗,他在战斗中遭到敌机轰炸,脑部严重震荡,20多天昏迷不醒。
经过抢救,吴瑞林终于苏醒了过来,徐向前亲自来探望他,并亲切地询问:“小吴,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吴瑞林回答说:“还有母亲。”
徐向前把一只打土豪缴获的玉镯放在了吴瑞林的手上,对他说:“拿着这个当路费,回家养伤吧!”
吴瑞林回到家后,只住了两三天就毅然返回部队,还动员了上千名贫苦农民和他一起参加红军。
1935年,吴瑞林在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时,腿部被敌人的冷枪击中,当时部队缺医少药,军医只好找来大烟土为他止疼,然后用火烧过的剃头刀挖出子弹,刮去铅毒,最后往伤口上洒盐水消毒,他硬是挺住一声不吭。此后吴瑞林拖着伤腿,两过雪山,三过草地,才走到陕北。
红军过雪山
吴瑞林受伤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39年秋天,当时他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1大队大队长,带领部队进驻山东省莱芜县南石庙子地区,保护群众秋收。9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吴瑞林的部队突遭日伪军袭击,他马上带领部队转移到一个地窖里指挥反击。
战斗中,吴瑞林依托地窖,手执两支匣子枪向敌人射击,一连打死了20多个敌人,部队在他的指挥下,毙伤敌人60多人。但此时日军竟施放毒气,吴瑞林中毒晕倒,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他的腹部和腿部都受了重伤,被警卫员背下了阵地,送到后方抢救。
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吴瑞林腹部的伤口基本上愈合了,但腿部被击中的弹片却一直无法取出,他只能靠拄着双拐行走,尽管后来扔掉了双拐,但他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落下了终身残疾。
时间长了以后,吴瑞林得到了一个“吴瘸子”的雅号,每当日伪军听到“吴瘸子”来了,都吓得闻风丧胆,而吴瑞林手下的战士们都自豪地说:“我们是吴瘸子的兵!”
吴瑞林拄拐棍
当然吴瑞林在战争年代里受的伤绝不止这3处,其他的就不一一赘言了。
1946年1月,时任东南满军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安东纵队司令员的吴瑞林,带着毛泽东、朱德的电文,来到旅大拜访苏联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马利诺夫斯基主动询问吴瑞林在作战中是否负过伤,吴瑞林于是解开上衣,给他看了身上的一身伤疤。
马利诺夫斯基看后十分吃惊,他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吴瑞林说:“你是久经沙场的英雄!”“毛泽东的绍而打特乌拉!(俄语,意为毛泽东的战士万岁)”
随后马利诺夫斯基又把吴瑞林介绍给苏联的另一位元帅梅科夫斯基认识,梅科夫斯基听说了吴瑞林的事迹后,也十分佩服,他当即从日军的缴获中,给了吴瑞林13列火车军火,这里面有各种炮1000余门、轻重机枪2000多挺、步枪数万支、炮弹、子弹数百万发。这批武器成为了我军解放东北的重要装备。
1949年4月,吴瑞林升任第42军军长,率部队从中原大地一直打到长江三峡,解放了四川东北部的大片地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吴瑞林的42军成为了首批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6个军之一,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第42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成立于1948年3月,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和38军、39军这样的主力军相比,实力上有一定的差距。42军入朝前,苏联顾问就曾问过42军124师副师长肖剑飞:“你们准备派多少飞机入朝作战?”
肖剑飞回答:“没有。”
苏联顾问又问:“你们出动多少炮兵、坦克配合步兵坚守阵地?”
“没有坦克,炮兵有一点。”
“一点是多少?有多少门大口径火炮? ”
“一个师大概十几门100mm火炮,不过因为过江,好多大炮还在后方没有运过来。”
苏联顾问问完这3个问题后,认为中国军队的装备很差,不可能与强大的美军对抗。但肖剑飞却很有底气,这既是对我军代表正义力量充满信心,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军长是吴瑞林。
志愿军入朝以后,根据彭德怀的部署,38、39、40军担负西线作战任务,42军的124师、126师在东线的黄草岭、赴战岭一带钳制东线敌军,125师配属38军歼灭西线敌人。而当时的“联合国军”在西线战场部署了13万人,在东线战场上也有9万人,东线战场上的重担压在了吴瑞林的两个师身上。
东线战场态势图
10月25日上午10点多,韩军首都师大摇大摆地向黄草岭攻来,他们以为当面之敌是朝鲜人民军,在遭到42军迎头痛击后,又连续发动进攻,但都被击退。双方打了6天,韩军首都师和第3师伤亡惨重,不得不退了回去。这时他们才知道,对面的“硬骨头”是中国军人——中国已经出兵参战!
11月1日,号称“美利坚之剑”的美军陆战1师开始进攻42军的防线,敌军出去了400余架次的飞机,向我军阵地狂轰乱炸。随后敌军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扑来,我方守军始终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11月22日下午,敌军再次增派兵力,向我军的烟台峰阵地发动了进攻,守卫在这里的124师371团两个连的官兵与敌人连续拼杀6次,一个连被打得只剩下19人,最终因伤亡过大,被敌人突破了阵地。
吴瑞林收到战报后当机立断:“事不宜迟,必须反击,改善我军阵地,并告部队做到稳、猛、狠3个字。”
随后124师根据吴瑞林的部署,采取了“尖刀战术”和“虎口掏心战术”,分两部与敌人展开激战,以两个营从左翼进攻烟台峰之敌,两个营进攻烟台峰东南面的龙水洞之敌,1个团则迂回至五老里攻击美军后方,经过一番激战,一举歼灭美军陆战1师2700余人,彻底扭转了战场上的形势。
黄草岭阻击战共持续了13个昼夜,吴瑞林带领部队共歼敌近3000人,把美军陆战1师阻挡在黄草岭下,保障了西线志愿军主力歼敌,为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彭德怀对42军的表现十分满意,他专门发电嘉奖了吴瑞林。
16年以后,曾担任过“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道:
这支中国精锐(指42军)……他们不知何时到达,在(朝鲜)东部高原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埋伏下来,使联合国军在十分艰难中作战,遭到了损失。
不久以后,吴瑞林又带领42军参加第二次战役。当时冬季已经来临,大雪纷飞,部队在翻越海拔2000米的雪寒岭时,可谓是既难上又难下,吴瑞林在警卫员的搀扶下,坚持一瘸一拐地爬上了山。下山时,警卫员要背吴瑞林下去,他却笑着说:“长征时两翻雪山,我有经验,咱们坐冰爬犁下山。”
吴瑞林说完以后,把披着的胶布雨衣往腰间一扎,兜住屁股,往冰坡上一坐,双腿用力一蹬,就像飞一样地向山下滑去,途中几次翻滚,他也全然不顾。部队官兵看后无不大惊,于是都学着他的样子,纷纷滑下山去。
吴瑞林
此后吴瑞林又先后参加了第三、第四次战役,带领42军打了无数的胜仗。
1951年5月底,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带领吴瑞林等第一批入朝作战的4位军长回国,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场的情况。毛泽东专门单独接见了吴瑞林,见面以后,他紧紧地握住吴瑞林的手说:“你太瘦了!我听说你在战场上累得吐了血,是怎么回事呀?”
吴瑞林回答说:“那是内伤,过去的伤口破裂而出血。经治疗现在已经很好了。”
毛泽东又问:“你能坚持吗?”
吴瑞林回答说:“我坐着担架,坚持指挥战斗。”
毛泽东不禁感慨说:“这就是你们军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有你们这些同志坚持指挥战斗,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随后毛泽东和吴瑞林聊了很多关于42军在朝鲜作战时的问题,毛泽东问:“我从电讯上看到你们在公路上炸石头,炸毁、炸伤敌人的坦克车10余辆,你说说,是怎么回事啊?”
毛泽东
吴瑞林回答说:“我在抗日战争时,看见日本鬼子修公路炸石头。在黄草岭时,我就采用了这个办法,让工兵在公路旁的石壁缝里,塞上小包炸药,扩大口子,再装上200公斤炸药,用电发火,用电话机起爆。敌人的坦克经过时,突然起爆,用石头毁敌坦克5辆,伤敌坦克8辆,致使敌人地面部队五六天没敢行动。”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美帝国主义有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我们有山头,有石头嘛!”他又用手指着吴瑞林的头说:“还有这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头脑嘛,这就是我们强大的优势!”
这天毛泽东和吴瑞林一共畅谈了3个多小时,这在全野战军的军长里也是少有的。事后毛泽东回忆说:“我与吴瑞林谈了3个多小时,他讲得实在、具体、生动,符合我军历来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方针。”
吴瑞林回国以后,周恩来考虑到他的伤口还没有痊愈,便安排他在国内住院治疗休养1个月。但此时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正激烈地进行着,彭德怀很快从朝鲜发来了电报:敌人又发起了新的进攻。吴瑞林收到电报后,二话没说,就赶回了前线。
彭德怀听说吴瑞林已经回来后,几天几夜没合眼的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对身边的参谋们说:“42军上来了,我就放心了,你们有事去找解方参谋长吧!”
彭德怀
在朝鲜战场上,吴瑞林因为战绩突出,也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上世纪90年代,我军有一位青年军官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有一天他被一位将军级的老教官叫过去谈话,老教官问他:“你知道贵国有个吴瑞林将军吗?”
青年军官窘迫地回答说不知道,老教官叹了口气说:“吴瑞林是位了不起的将军,我十分敬佩他!你回国之后,在战略战术上都要向他好好学习。”
原来这位老教官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曾被吴瑞林的42军俘虏过,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优待。青年军官后来了解了吴瑞林的事迹后,在回国后专门上门拜访了他。
1953年,吴瑞林率部胜利回国,1955年,他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不久以后,吴瑞林从陆军调到海军,出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
1965年8月5日17时45分,南海舰队驻汕头警区接到敌情通报:早晨5时,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旗舰、大型猎潜艇“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艇“章江”号,载着一股武装特务,由台湾左营隐蔽出航,企图在闽南的苏尖角、古雷头地区偷袭。
这天18时,吴瑞林收到这一情报后,马上向驻汕头水警区发出了特级备战的指示,他命令我方军舰先把敌舰包围起来,然后把两条舰分割开,先打“章江”号。
8月6日凌晨,我方军舰在吴瑞林的亲自指挥下,一举把“剑门”号和“章江”号全部击沉,共击毙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以下官兵170余人,生俘“剑门”号舰长王韫山等官兵33人,取得了“八·六海战”的重大胜利。
我军在“八·六海战”中俘虏的国民党官兵
1968年8月,吴瑞林被任命为海军常务副司令员。10月1日国庆节这天,吴瑞林在天安门城楼参加观礼时,被毛泽东专门请到贵宾休息室,毛泽东对他说:“你是战争的幸存者,你在南海工作做得好,所以调你到海军来。”
吴瑞林将军的一生,一直为国家和人民而战,他不愧是一员铁血虎将,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缅怀!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