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小型干线客机C919客机,正式获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认证,也代表了最快年底前我们就能乘坐属于我们自己的C919回家过春节了。消息一经公布后,不仅航空界非常兴奋,甚至不少国家都纷纷表现出了购买的意愿,特别是非洲国家尼日利亚航空部长,在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公开表示:为了扩大充实尼日利亚航空公司的客机规模,尼日利亚政府将考虑购买中国的C919客机,并在2025年左右将本国客机数量扩展至30架。
C919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一款干线客机,刚获得适航认证,就被其他国家公开赞赏、并准备采购,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从当前局势来看,眼下只是尼航空部长公开表示考虑购买,如果接下来尼日利亚真的提出购买想法的话,对于我国而言也是要委婉拒绝其下单的。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的是,对于新生代的C919而言,如果能够顺利出口非洲,对于C919打开更多国际外贸市场,拿下更多采购订单是有绝对好处的。那为啥现在送上门的大单,我们反而要拒绝呢?
一、C919现有的815架采购订单还未开始批量交付,一味的接收新的订单,如果不能在后续批量生产、交付过程中按时、按量交付。那按照航空采购标准,新机如果未能按照合约规定按时按量交付,是要给客户赔偿违约金的,一般都是采购金额的10%左右,按照一架C919公开价格0.99亿美元计算的话,不能按时交付可能不光会连利润赔进去,而且成本也要赔进去不少。
二、C919现阶段拿到的采购订单是815架,按照商飞公布的C919年产能计算的话,初期年产量只有20架,预计到后面会提升到100架,那就算折个中,现下这815架采购订单,全部交付完成也要10年左右。
而尼日利亚政府提出的条件是三年后、也就是2025年就要接收不少于多架C919民航客机,按照尼日利亚两大航空公司现有20架左右B737客机计算的话,到2025年前C919的交付数量就要达到5架以上。而民航采购标准和很多商业采购标准一样,都是按照订单下单时序交付客户的,不能说尼日利亚航空公司是C919的首个海外客户,就直接不用排队,参队交付吧,毕竟采购C919的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新旧机运营、退役计划,延迟交付也就影响了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正常运营,影响了国内诸多航空公司的财报数字。
三、尼日利亚本国只有两个航空公司,虽然运营时间很长,而且尼日利亚国内盛产原油,但本国原油加工能力相当薄弱,这也使得国内两大航空公司使用的航空煤油都是进口解决。但进口高价的航空煤油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尼日利亚本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低,根本难以满足航空正常运营。
所以这也从根本上存在一个本质问题就是,尼日利亚的航空服务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且很不成熟,那对于新上市的C919而言,如果将其出口给航空体系、特别是后勤维护体系还不是很成熟的航空公司运营,不出问题还好、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对于C919而言,就会成为大问题,甚至导致C919想要走出国门从此错失良机。
特别是C919的出现,直接动了美国波音、欧洲空客的蛋糕,毕竟C919对标的A320neo系列、B737MAX系列可是空客、波音旗下最赚钱、也是最重要的客机型号,而且C919大量出口肯定会吃掉空客和波音的部分市场份额,那按照当前国际局势来看,谁也保不齐某些国家、组织为了挤压、抢占市场份额,而背后对C919搞事。
四、最为重要的是当初我们国家成立商飞、开始研制C919和起飞重量更大、载客量更多的CR929,初衷并不是为了和波音、空客争夺航空市场份额,而是为了让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每年新机采购数量上百架的中国航空市场,能够使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制、生产的民航客机,同时为军队提供一定数量的特种载机平台。
所以对于从919而言,现阶段刚获得适航认证,就收到了其他国家的赞善和采购意愿,但这个订单对于C919而言并不是非拿下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