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还记得一年前的那句“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现在终于是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用“航天飞机”或者“亚轨道轰炸机”来形容似乎都不太恰当,因为其实际上是在亚轨道极速运输的运载器。然而就在日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官宣消息,由火箭院研究发展部牵头申报的“亚轨道远程空天运输系统总体设计与控制技术”项目顺利过审,已经获得立项支撑。
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历史上第一个立项的航天类重点项目,意义重大。值得注意的是,第七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会上,“腾云工程”的最新进展被公布:飞行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停留的状态,起飞、途径南极围绕地球飞行一周,成功返回基地。上个月有消息指出,这款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运输技术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跨越式发展。而等到9月份才官宣立项,先做后说,很符合咱们一贯务实的作风。
气氛都烘托到这儿,再不说说这个极速亚轨道运载器就不礼貌了。咱先看看项目负责人,也就是火箭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的介绍。他说,远程极速运载成为航天领域研究新热点,美国空军投入2亿美元研究物资全球极速战略投送,德国、意大利等主要航天国家也在开展相关技术研究。还有一个实例,美国SpaceX公司投入数十亿经费研制“超重-星舰”运载器,研究如何利用其提供1小时全球极速运输服务。
整体而言,亚轨道远程空天运输系统要实现远程极速运输,就要综合利用太空高度的超微阻力特征、大气层内升力起飞和滑翔降落。具备的特点也真不少,比如跨空天多域、宽速欲、航程远、运载能力大,再比如重复使用次数多、可靠性要求高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该是系统正式投入应用后,会具备小时级洲际到达能力。这话说白了,也就是说这个飞行器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到达世界各地。
也难怪,有部分网友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表示轰-20瞬间不香了。大家不妨想想看,一个小时内能到世界各地,是不是意味着它可以直飞南极上空然后迅速北上,是不是意味着在远距离作战时,能完美避开密布防空系统的北半球呢?需要知道的是,也有网友表示,中国这是提前实现了美国的理想,毕竟美专家在中国刚刚宣布空天飞机工程的时候,直言飞设计违背了物理规律,但如今该项目通过评审,足以证明该系统从纸面走入现实的可能性极高。
当然了,美方也不必着急上火,咱们总师也说了,该系统会催生全球极速运输、大众化太空旅游等新产业,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带动科技发展、航天技术革新、人类交通模式的变革。所以未来该系统民用的可能性也很大,到时候手上比较宽裕且追求该品质生活的人,就时不时来一场“世界一日游”,打造个“一小时全球生活圈”也说不定。
所以在此说明,国产新一代隐身轰炸机还是香的啊,毕竟使用方法、使用场景都不同。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咱们的极速亚轨道空天运输系统立项,足以证明一件事:咱们并没有在此领域落后美国,甚至还有赶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