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2022年07月01日00:20:22 军事 1702

自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皇家海军击败之后,英国就依靠海上霸主地位稳稳地维系住了自己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英国的例子也证明了在近代之后,海权对于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2002年,中国在强海权道路上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然而这一步却异常艰难,在途经苏伊士运河时候就上演了一出被美军“插队”的突发事件,让人民海军深感震惊。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一、突如其来地插队

2002年5月15日,中国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在青岛港解缆启航,人民海军在这里拉开历史上首次环球远航的序幕。

从5月15日开始,由“青岛”号和“太仓”号组成的编队先后跨越了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和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途径15个海峡和水道,先后穿越了苏伊士、巴拿马两条世界著名运河,总共跨越68个维度,132天里总航程达到了3.3万海里。

可以说,这是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号驱逐舰,是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多用途战斗舰艇,它具备有全方位的水面打击、空中防御和反潜能力,同时也是中国海军第一艘配备有复杂西方设计的武器系统和传感器系统。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太仓”级补给舰设有4个油水补给站和2个干货补给站,其舰艇尾部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为垂直补给提供了可能。

“太仓”级补给舰一次可携带燃料10550吨,轻柴油1000吨,补给水200吨,饮用水200吨以及冷藏食品50吨,同时还装备有4座76式双联37毫米高炮,完全具有远洋补给的能力。

“青岛”号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的共同编队航行,让全球都看到了中国海军的“实力”。

但是,中国海军的第一次“旅行”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这个问题出在苏伊士运河之上。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当编队抵达埃及时,为了能降低航行成本,同时也是为了检验海军在运河的通过能力,增强人民海军在复杂地段的战斗力及通行能力,编队选择通过苏伊士运河来前往下一个航行点。

苏伊士运河,是位于埃及,修筑于1869年的航道,是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重要海运通道,它每年都为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提供最近航线,同时它也是重要的石油及大宗货物商运通道。

世界海运贸易额的7%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中35%的份额是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20%是印度和东南亚港口,39%是远东地区。

可以说,苏伊士运河是连通欧洲、非洲乃至亚洲海权的重要战略通道,人民海军选择在苏伊士运河通行,除了对编队综合能力进行检测之外,更重要的也是在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实力,搭建对外沟通的“桥梁”。

军舰通行苏伊士运河,需要缴纳高昂的通行费,这是为了保证军舰“优先权”的必备条件。

在海上通道方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舰是维系航运通道的保证,因此,务必要留给军舰一定的优先权。

与此同时,各国也希望自己国家的军舰,在共同水道通行的时候,能得到额外的照顾,以保障自己海军能快速、高效地到达演习区域或者作战区域。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当然,维持这一切都必须要“交钱”。

“青岛”号及“太仓”号编队抵达苏伊士运河前,中国海军就已经和埃及方面达成了共识,为了能保证编队的高效通行,中国方面向埃及缴纳了高额的通行费,因此,在原订计划中,中国海军的环球舰艇编队被安排在了第一序列通过。

但是意外还是出现了。

正当海军编队准备进入苏伊士运河的时候,不速之客出现了。

美国舰队突然“出现”在中国海军编队面前,大摇大摆地“插队”进入了苏伊士运河。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这种场景让现场的中国海军编队感到非常诧异,更为让人感到震惊的是,美国舰队的周围还有埃及海军编队的护航,这就意味着,这是在埃及海军的拥护和支持下完成的插队行为。

海上航线的插队是一个非常没有礼貌及危险的行为,这意味着其他共同航行舰队的不尊重,也带着满满的挑衅味道。

然而事情还没完,正当中国海军编队想随后进入苏伊士运河时,埃及方面把位于苏伊士运河上的跨河大桥进行了全封闭,理由竟然是要防止“意外出现”,埃及方面这是把美舰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为了能让美国军舰顺利、单独地通过苏伊士运河,埃及方面可谓是无所不用。

事实上,美国军舰选择插队中国海军编队,本质上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

随着中国海军在进入21世纪后的日益壮大,美国方面感到了威胁。

在中国海军宣布进行环球航行的时候,白宫就已经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一旦中国海军开始了环球航行,便会走到和美国抗衡的道路上来,而拥有环球航行能力的中国海军,也必将会严重威胁到美国在海上的绝对霸权。

以白宫的做法,不搞点事情是不可能罢休的。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搞事情用主动攻击的方式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选择用恶心人的方式来进行了。

因此,美国瞅准了在有通行先后序列的运河下手,而他们又选择了对于欧洲、非洲以及亚洲都很重要的苏伊士运河来下手,真的是别有用意。

在美国和埃及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违背国家海洋公约及有关规定,强行在中国海军面前上演了一出“夫唱妇随”,企图用小小的伎俩来“恶心”中国海军编队,以展示其对海上霸权的控制力。

为何美军能在苏伊士运河那么任性呢?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二、背后的“干扰”

美国的任性来源于它对苏伊士运河的“强话语权”。

苏伊士运河是控制欧洲、非洲及亚洲的重要通道,从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时代开始,对于苏伊士归属权和使用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止。

1956年,英国在埃及的统治宣告结束,在二战后不断失势的老牌帝国,很不甘心地撤离了占领了74年之久的埃及,让他们更恋恋不舍的,是位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时任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曾经明确地指出:“苏伊士运河是大英帝国整个国防计划的中心”,苏伊士运河是维系整个英国殖民地和英国本土的重要通道,是实现英国武力威慑的重要军事战略要道,麦克唐纳认为,英国必须要全力维护苏伊士运河,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

埃及总统纳赛尔在1956年突然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引起英法等国强烈不满,这就触及了英国人在中东北非的利益底线,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随着战火的蔓延,英国人和法国人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战场。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国人早就对苏伊士运河有着“非分之想”,他们既不想让英国人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个“生命线”,又想能通过苏伊士运河控制中东和北非地区。

苏伊士运河战争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在和苏联的“联手”之下,英法被迫撤出了埃及,这也间接解除了苏伊士的危机。

通过这一次事件,美国成功地拿到了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的话语权,而也是这一次事件,让美国看到了苏伊士运河的绝对价值。

在随后的岁月里,美国不断地加强在苏伊士运河周边的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历次修缮苏伊士运河的过程中,美国都会亲切地给予“财主”一般的“关爱”,美国官方及民间对苏伊士运河的投资也确实能做到“大手笔”。

在这样的投资背景下,苏伊士运河尽管是属于埃及所控制,但是耐不住“金主爸爸”的金钱攻势,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总是能给美国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毕竟美国“实在是给得太多了”。

通过这个背景来看,中美军舰在苏伊士运河的“事件”,事实上是美国早就有所预谋的。

之所以选择在苏伊士运河,而不是在巴拿马运河,是因为苏伊士运河远离北美,美国需要这样的远距离操作来避嫌,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苏伊士运河确实是给够美国的面子,让美国有余地来施展自己的“演技”。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更为重要的是,从地缘上来看,美国对于埃及的安全维护支持能力是非同一般的,为了能更好地获得中东地区的利益,美国需要埃及这样一个战略后方来维持行动所需,不管是后方补给还是背后的安全问题,美国都不会放弃埃及的战略地位。

因此,美国历来对于埃及的“感情投入”“政治投入”“金钱投入”都非常之多,就埃及来看,有了美国的投入,他可以更多地参与到世界各国的对话中去,而且并借着苏伊士运河这个筹码,他可以从美国身上获取更多的好处和利益,这是一个用政治和国家安全获取利益的例子。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回到事件上来看,埃及方面对于美国的“奉承”事实上,也是对于美国强海权的屈服,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强大海上实力的震慑之下,埃及更愿意屈服于美国,而非和中国的平等对话,畸形的海权交互模式,让国际航运规则变为了空谈。

不过幸运的是,这一次交锋并未影响到中国海军的首次环球之旅,在这一次环球之旅中,中国海军获得了全球的关注,也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一个更为开放、共赢的中国风采。

从此,中国强海权的道路也走上了正轨。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三、强海权,强未来

看到差距的同时,不断努力,才是进步之道。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海洋公约》的通过,掀起了争夺海权的浪潮,人类社会从陆地争夺战来到了海洋争夺战,过去的寸土必争变成了寸海必争。

到了2008年,中国的海洋战略路线获得了初步成功,中国海军开始走向世界上站稳了脚跟,“近海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远海防卫”。

战略思维的转变,是中国海军在向海而兴上作出的努力。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从2002年第一次环球航行开始,中国海军在装备建设,日常训练上都进行了划时代的改革,从过去的屈指可数的舰艇,到现在的日常“下饺子”,从没有航母到现在拥有三艘航母,中国海军的实力正在逐步赶上西方国家的实力,甚至有了超越的趋势。

向海而兴的关键是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平台,而拥有保护海上利益,拥有维系海上安全的海军,是稳定这一切的重要前提之一。

在新时代之下,中国海军的外交形式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强权外交”,给予合作共赢的思想,中国海军的外交更具有温和、共存、合作、共赢的意义。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当前,中国海军外交形成了以军舰访问为主、多种形式灵活运用的海军外交模式,其中还包含着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船访问+医疗援助”外交模式,不具有威慑性,增强互相合作是中国海军外交的重要信号。

随着海军建设的不断提升,也随着中国海军外交的不断延伸,海军的对外交流已经成为实现国家总体外交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20年前,我们曾经在苏伊士运河遭遇到的事件,放到今日不会再次重演,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海上军事实力,也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底气,在面对外部威胁的时候,在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我们有能力从实力出发和对方对话,和对方提要求。

那个在海上架起坚船利炮就可以征服我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我们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已经不会再有人向我们发难,也不会再有人对我们指手画脚。

在中国海军的努力下,强海权,必定会有一个强未来,有一个合作共赢开放的世界格局。

中国舰队首次环球航行:过苏伊士运河时,居然被美军舰强行插队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20年前的今天,人民海军开启首次环球航行》;《环球网》;2022-05-15

2.《友好合作还是力量展示——新时代中国海军外交特点研究》;作者:翟大宇;《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作者:周于兰、殷昭鲁;《理论观察》;2021年第7期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首次!乌克兰宣布摧毁苏-57战机 - 天天要闻

首次!乌克兰宣布摧毁苏-57战机

据乌克兰通讯社6月9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8日发布消息,称摧毁了俄军一架苏-57战斗机。苏-57战斗机是俄罗斯开发的最新一代隐身战斗机,这也是乌方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首次声称摧毁了俄罗斯这款军机。....
美国离霸权瓦解,只差一场战争了 - 天天要闻

美国离霸权瓦解,只差一场战争了

在全球政治格局中,一个普遍的共识正在形成:美国的霸权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其瓦解可能仅差一场战争的触发。然而,这场战争将在何处爆发,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对于某些国家而言,可能正是一场胜利,就能成为其复兴的关键。
乌军越境打击,苏57遭遇首次战损,俄罗斯吃亏,给解放军提了个醒 - 天天要闻

乌军越境打击,苏57遭遇首次战损,俄罗斯吃亏,给解放军提了个醒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多次公开渲染所谓的“今日乌克兰,明日台岛”言论,实际上不仅仅北约试图通过乌克兰危机冲突来警告解放军,台岛民进党当局也是非常关注俄乌冲突的战场变化,尤其是乌克兰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所带来的后果。最近民进党当局就非常推崇乌克兰的无人艇战术,为此已经拨款用于自杀式无人艇的开发和装备,民...
奥地利防长:允许乌克兰用外援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北约已“突破红线” - 天天要闻

奥地利防长:允许乌克兰用外援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北约已“突破红线”

【文/观察者网 房佶宜】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当地时间6月8日,奥地利国防部长坦纳表示,乌克兰的西方支持者允许基辅使用外援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突破了红线”。 坦纳(视觉中国) 据报道,最近几周,一些北约成员国公开支持乌克兰使用西方生产的武器打击俄罗斯领土。西方仍坚称,自己不是俄乌冲突一方,只是支持乌克兰阻止...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